[摘要] 昨日A股延續上周五的反彈,各大指數全線收紅。與此同時,多只創業板ETF自11月23日大盤調整以來出現明顯凈申購。業內人士認為,中小市值公司盈利增長已開始強于大市值公司。
昨日A股延續上周五的反彈,各大指數全線收紅。與此同時,多只創業板ETF自11月23日大盤調整以來出現明顯凈申購。業內人士認為,中小市值公司盈利增長已開始強于大市值公司。隨著流動性改善,未來A股市場機會或將更多集中在有業績支撐的中小市值成長股中。
多只創業板ETF現凈申購
上周大盤持續調整,滬市下跌0.83%,深市下跌0.71%,中小板下跌1.32%,而創業板下跌0.69%,跌幅最小。昨日中小創再次表現搶眼,中小板上漲1.99%,創業板上漲1.38%,上證綜指和上證50漲幅略低,分別為1.18%和0.98%。實際上,11月23日以來,前期跌幅較大的創業板指僅下跌1.96%,而同期上證指數、上證50和深證成指跌幅均超3%,中小板指跌幅甚至達到4.22%。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創業板ETF自11月23日大盤調整以來份額持續增加。其中嘉實創業板ETF凈增3150萬份,增幅133.84%;鵬華創業板份額凈增5110.46萬份,增幅53.10%;廣發創業板ETF凈增4340萬份,增幅21.32%;華安創業板50ETF凈增2850萬份,增幅11.01%。
相比之下,一些收益明顯的ETF基金同期出現凈贖回。例如今年以來凈值上漲22.70%的華泰柏瑞滬深300凈減少2.29億份,今年以來凈值上漲27.47%的華夏上證50凈減少1.01億份,今年以來凈值上漲38.92%的鵬華中證酒凈減少3830.24萬份。
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近期債市利率上行,資金面較為緊張,對A股各個板塊均帶來殺傷?;鸨F股因保險資金的贖回而整體下跌,甚至部分業績優秀的混合基金規模也出現下降。但該研究員認為,市場風格轉向成長股或尚需時日,若鋼鐵現貨持續上漲,資金或偏向周期股。
創業板機會或逐步凸顯
指數的反彈企穩帶動部分機構看好創業板。光大證券RSRS量化擇時跟蹤在上周五收盤后顯示,創業板指已發出開倉信號。安信證券更是旗幟鮮明地擁躉創業板。他們認為,過去一年多,伴隨著流動性緊張和風險偏好下降,A股投資者不斷涌向高確定性資產,即盈利增長確定、估值對標國際偏低的大市值價值股,將市場的結構分化演繹到極端水平,“價值投資”甚至體現成“市值投資”,并且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趨勢發生顯著背離:經濟企穩復蘇背景下,小市值公司盈利增長已開始強于大市值公司。
安信證券表示,大市值公司價值發現和估值國際化基本到位,微觀層面的跡象也顯示價值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兌現大市值價值股的收益,逐漸布局開始體現更優性價比的中小市值成長股,這將使大股票與中小股票的相對收益發生變化,有可能推動市場風格切換。在房地產及基建短周期下行背景下,創業板指公司2018年盈利增速上行更加確定,顯著優于中小板與中證500,預計2018年A股市場機會或將更多集中在有業績支撐的中小市值成長股中。
有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表示,從業績看,過去三個季度大盤股表現優于中小盤股,很重要的原因是大盤股盈利增速更高,但這一優勢目前并不明顯。從過往經驗看,當大盤股和小盤股的盈利增速差距縮窄,甚至小盤股盈利增速超越大盤股,在流動性邊際改善的情況下,小盤股表現有望強于大盤股。從流動性看,當前3A級金融債相對國債的貼水達到歷史極限區域,表明市場內部的流動性折價已經接近極致,如果用M2減去名義GDP增速進行衡量,目前是負值。從過往經驗看,這一數值由負轉正的過程中,小盤股表現更好。與此同時,中小盤的換手率也達到歷史低點??傮w上看,此時擇優介入有可能獲取超額收益。但他同時指出,目前流動性放松的條件暫時還不具備,中小盤的春天或需待明年才能正式到來。
某私募研究員認為,雖然在A股歷次牛市中龍頭公司的漲幅相對較大,但考慮到未來收益空間,隨著一線藍籌持續上漲,邏輯和估值優勢將使一些優質的二線藍籌更有吸引力。因此,對于競爭優勢突出、行業空間大、成長路徑明確、估值合理的優質個股,甚至可以不考慮市場風格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