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創業板的作用日益凸顯。今年上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持續增長,實現營業收入4668.85億元,同比增長33.2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5.30億元,同比增長6.02%。在剔除溫氏股份影響后,整個創業板營業收入合計4417.61億元,同比增長37.23%;凈利潤合計437.20億元,同比增長27.72%,繼去年業績創出5年新高之后,仍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
今年上半年,創業板多數行業實現增長,制造業表現良好。采礦、公共環保、運輸倉儲、批發零售、建筑業等行業業績增長迅猛,整體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59.81%、74.39%。制造業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8.34%、28.94%。其中,電氣設備及化工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上升超過50%、30%;計算機設備制造業公司數已突破100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增長40.50%、26.39%。
重組公司業績顯著提升,近八成公司屬于產業整合。報告期內,已于2016年內實施重組的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758.30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凈利潤合計86.01億元,同比上升83.90%,均顯著高于板塊整體水平。上半年創業板披露的并購重組方案中,涉及產業整合的37單,占比近八成。
創業板“高科技”含量也在繼續提高。截至8月31日,創業板共有高新技術企業637家,占比接近95%;250家公司擁有國家火炬項目,83家擁有國家863項目,58家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85.61%的公司擁有與主營產品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擁有與主營產品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23699項。全部創業板公司中有413家公司來自戰略新興產業,占比超過60%,總體研發強度高達5.3%,大幅度超越全市場,顯著高于“十三五”規劃中國家總科研投入占GDP比重2.5%的水平。
創業板戰略新興產業公司廣泛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術(167家)、生物(61家)、新材料(58家)、節能環保(57家)、高端裝備制造(52家)、新能源(15家)、新能源汽車(3家)等領域。上半年,戰略新興產業表現突出,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39.12%、18.32%,超越板塊平均水平。剔除樂視網后,所有戰略新興行業均實現收入、凈利潤雙增長。另外,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超過50%;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業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11.99%、51.28%。
新上市公司穩步增長,優秀公司脫穎而出。2016年至今年8月末,創業板新上市公司共183家。這些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度實現業績雙增長,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0.83%、16.18%。今年上半年度及第一季度,新公司每股收益分別為0.36元、0.13元,優于板塊平均水平。(王興亮)
6日,上證綜指低開后弱勢震蕩,午后翻紅創反彈新高后再度陷入震蕩,最終漲0.03%報3385.39點,連續四日小幅上升;創業板指強勢站上1900點,創近五個月新高;深成指漲0.34%報11024.59點,亦創階段新高。
本周創業板表現活躍,市場熱點轉換明顯。券商人士認為,創業板短線仍處反彈窗口,但牛熊趨勢不明。并購重組的推進能改善市場情緒,促進資產優勝劣汰。
近期雖然周期股行情仍然大行其道,但上證指數尤其是上證50已呈高位震蕩態勢,而創業板指悄然構筑了穩步上升通道。
本周二A股震蕩盤整,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微漲0.07%至3281.87點,深證綜指漲0.37%至1879.16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收漲0.18%、1.18%。由盤面看,權重股略有調整,部分題材股則比較活躍,如雄安概念,創業板表現也很強勢。
從今天來看,證金等“國家隊”疑似抄底昆侖萬維、蘇交科等創業板個股的消息,是引爆行情的導火索,但在行情被點燃后,創業板的火能燒多久,成為目前市場最關心的問題。
是什么促成了創業板在今日的暴跌?也許,早在創業板龍頭股樂視網(30.680, 0.00,0.00%)陷入“逼債危機”的那一刻就已經有了苗頭,而巧合的是,在創業板暴跌5%的這一天,樂視網開了史上最短的一場股東會,歷時同樣15分鐘。
近日3家公司公告調整限售期。此前業內紛傳的創業板定增規則即將修改,修改后的規則將與主板、中小板保持一致。創業板的再融資項目, 即使溢價發行,認購定增的普通股東也要面臨鎖定一年期限。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表示,今年要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今日,創業板指低開后直線拉漲,截至發稿,創業板指報2940.52點,漲3.18%。目前場外配資活動主要通過恒生公司HOMS系統、上海銘創和同花順統接入證券公司進行。
創業板跳空低開后繼續探底,盤中跌破2500點,跌幅超7%。近11個交易日以來,創業板總跌幅超過36%。(原標題:創業板跌破2500點 近11個交易日累計跌36%)
隨今日滬指大跌,創業板指也未能逃脫下跌命運,截至收盤時下跌8.91%,創業板本周累計下跌11.89%,周跌幅超10%。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收4192.87點,跌334.91點,跌幅7.40%,成交7878.36億元;深成指報收14398.79點,跌1293.65點,跌幅8.24%,成交5551.38億元。
周一滬深兩市雙雙高開,券商股開盤大漲,地產、保險、鋼鐵、有色、等權重股抬盤,銀行、煤炭、石油股走軟。今日開盤,上證綜指報5174.42點,漲8.07點,漲幅0.16%,成交93.95億元;深成指報18182.64點,漲84.37點,漲幅0.47%,成交76.83億元。
創業板早盤低開后數度沖高,然而在9:55左右迎來一波跳水,指數隨即跌破3700點。截至發稿,創業板報3683.97點,跌0.46%。(原標題:快訊:創業板沖高后跳水 3700點再度失守)
77只創業板股票市值在200億元以上,超過100只股票市值超過100億元。樂視網(1487.71億元)、東方財富(1333.58億元)總市值均超過1300億元,躋身千億元市值俱樂部,藍思科技(927.96億元)、銀之杰(715億元)、碧水源(658.55億元)、機器人(612.22億元)等一批公司總市值超過500億元。
與定增方案相比,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公司實控人賈躍亭拋出的一份百億元的減持計劃。公告顯示,未來6個月(5月29日~11月28日),賈躍亭將根據上市公司資金需求進行減持,預計減持其個人直接持有股份不超過1.48億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