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開發商“攢”著車位只售不租,業主買不起車位把車停路邊阻礙交通,停車位矛盾日益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普通市民的公共利益。
“行者有其車,車者有其位”對鄭州市的不少市民來說,是個暫時無法實現的夢想。開發商“攢”著車位只售不租,業主買不起車位把車停路邊阻礙交通,停車位矛盾日益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普通市民的公共利益。8月29日,本報報道的《車位只售不租,人回家了車放哪?》引來讀者熱議,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回應:會約談開發商。
后續|市房管局稱會約談開發商
9月1日,市房管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大河報記者,8月29日本報報道刊發后,引起了市房管局的重視,局物業處、產權處等幾個部門聯合做出了一份書面回應,對地下停車位有關情況做出了說明。
材料中首先提到,對于將人防工程用于地下停車位的,開發商將地下停車位的使用權一次性出售或是分期租賃給業主,這一做法在鄭州乃至全國其他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其實質是租賃行為,由此引發的開發商與業主之間的合同關系糾紛,雙方可通過協商或訴訟途徑解決。而按照《物權法》及《鄭州市房屋登記條例》的相關規定,屬于非人防工程的地下車位,具體是以出售、附贈還是出租的方式,是開發商與購房業主的協商約定,行政機關無權強制干涉。但由于供求關系問題,開發商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只售不租的形式。
“對于這一問題,我局多是通過約談的方式,要求開發商考慮業主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以取得業主的理解和認可。”該工作人員表示,“約談不算行政行為,畢竟對方沒有違規,沒法提出強制要求。”至于目前是否已有開發商被約談,該工作人員稱不方便透露。
專家建議|政府可以間接干預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告訴大河報記者,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開發商肯定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因此“只售不租”合情合理。但是企業不能只以賺錢為目的,還要恪守一些社會職責,雖然從法律上講開發商有權選擇出售或出租,但是也要盡力盡責解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出售之前的停車位仍屬社會資源,“只售不租”太浪費,應該向有需要的業主提供。宋向清說,建議開發商將尚未售出的停車位租給業主,待有人購買時,再由承租方讓出即可。
如果開發商堅持“只售不租”怎么辦?宋向清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政府可以進行適當的規勸和引導,如果還不行的,就可以采取措施進行間接影響,比如下一回該開發商拿項目時,取消優惠措施等,引導開發商優化資源利用。”
驟然降下來的溫度,讓人覺得秋冬終于來臨。色調來說,浴室的整體色調多以黑、白、灰等色調為主,將浴簾、窗簾等大色塊軟裝更換為橙色、紅色等溫暖色彩也能讓整體空間升溫不少。【詳情】
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