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今的房地產市場有一種現象,不管在樓市多么低迷的情況下,凡是項目降價必有成交,甚至會達到項目銷售熱潮。“以價換量”甚至已成為諸多開發商現今沖量去化謀生存的重要營銷手段。
如今的房地產市場有一種現象,不管在樓市多么低迷的情況下,凡是項目降價必有成交,甚至會達到項目銷售熱潮。“以價換量”甚至已成為諸多開發商現今沖量去化謀生存的重要營銷手段。
“以價換量”效果明顯 逆市降價迎熱銷
進入2014年以來,大連乃至全國樓市均處于萎靡狀。在市場行情不佳的情況下,開發商在營銷方面可謂絞盡腦汁。售樓處各色暖場活動、邀請明星宣傳造勢等等一系列蓄客手段層出不窮。但事實證明,無論開發商使出怎樣的絕招,都抵不過項目降價帶來的銷售效果更直接。
據新峰地產相關數據顯示,大連市東港區某項目自七月份降價以來簽約達到90套、簽約金額高達2.17億元、認購130套、認購金額突破3.5億元,一舉摘得大連樓市住宅銷冠,且創下了其項目在2014年上半年最好銷售記錄。
同樣,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的某改善性住宅在也在七月份打出“特價房”試圖用“以價換量”的方式彌補上半年營銷成績的不足。然而事實證明這種營銷策略上的改變確實為開發商帶來了利益。該項目自推出價格“腰斬式”特價房后,售樓處人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成交量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改善。
不僅大連,今年上半年全國很多房地產開發商都打出“以價換量”拳,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很多房地產項目也在價格上做了相應調整。除了有開發商直接對價格進行調整以外,北京、上海還涌現出一些變相價格優惠措施,包括購房送面積、購房送物業費、“一成首付”等等。這些購房優惠在信貸門檻高企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購房者的實際成本。然而,來自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顯示,受自住房集中成交影響,今年7月北京新建住宅合計簽約套數為6200套,環比上漲21.5%,為最近3個月的高點。事實也證明,這種變相降價效果不俗。
降價促銷成主流 開發商“含淚”屢試不爽
就開發商“以價換量”求生存、充業績的情況,新華網記者采訪了多名業內人士。據大連某房地產代理公司工作人員稱,目前雖然政府出臺多項措施進行積極的樓市刺激,但是未能根本上改變購房者面臨的最大困惑。來自多個渠道的信息充分地表明跟“限購房政令”揮手告別的地方,其樓市成交量并未出現明顯的改變,甚至繼續下滑,而房價還是舉步不前。所以,在此種情況之下,只有從房價入手,給購房者更多優惠,或許才能真正刺激到一個項目乃至房地產市場,從而達到一個銷售上的逆轉。雖然降價使得開發商的利潤大打折扣,但是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以價換量”確實為一種有效降低去化周期的方式。
同時,全國實施房產限購城市的數量不斷縮水,目前僅剩不足10城之時,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名譽副會長朱中一表示,限購放松并不代表樓市即將回暖,在他看來,房地產市場下行仍將維持一段時間,開發商賣房“以價換量”恐成唯一出路,利用降價來促進成交也可能是近期開發商賴以生存的“救命稻草”。(新華房產調查記者 謝斌)
驟然降下來的溫度,讓人覺得秋冬終于來臨。色調來說,浴室的整體色調多以黑、白、灰等色調為主,將浴簾、窗簾等大色塊軟裝更換為橙色、紅色等溫暖色彩也能讓整體空間升溫不少。【詳情】
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