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觀點認為,本輪市場調整的導火索主要來自于資管新規與國債收益率上行兩個方面。而在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整體估值依舊偏低的背景下,綜合基本面因素,短中期A股市場仍可保持中性偏多。
觀點認為,本輪市場調整的導火索主要來自于資管新規與國債收益率上行兩個方面。而在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整體估值依舊偏低的背景下,綜合基本面因素,短中期A股市場仍可保持中性偏多。(中國證券報)
經過上周五及本周一的持續溫和反彈之后,12日A股市場再次顯著震蕩走弱,滬綜指單日下行41點并再次跌破3300點整數關口。對于短期市場的進一步走向,多家績優私募的最新觀點認為,本輪市場調整的導火索主要來自于資管新規與國債收益率上行兩個方面。而在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盤藍籌整體估值依舊偏低的背景下,綜合基本面因素,短中期A股市場仍可保持中性偏多。
兩因素引發市場持續調整
上海匯利資產總經理何震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國債收益率整體高企,以及本周的美聯儲議息決議,基本已經在之前的市場預期中得到了較為充分的反映,繼續對A股構成超預期利空的可能性不大。“現階段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4%關口之后,進一步揚升的空間預計也會有限。”何震表示。
北京凌通盛泰董事長董寶珍則分析,本輪市場回調不是基本面內在變化所致。雖然資管新規導致一部分資金流出,但整體而言,銀行表外資金和其他相關金融機構的權益類投資在A股市場上的流出和流入,從長期來看都是階段性的。
上海泓信投資則進一步指出,從中長期的政策面變化來看,資管新規目的在于有序推動去杠桿,并不希望觸發市場風險,因而新規的落地及執行將是一個有序和漸進的過程。
私募策略整體中性偏多
對于未來短中期市場的表現,何震認為,整體來看,考慮到白馬股年內的估值修復已經較為充分,該板塊的“主升浪”行情預計已經告一段落。另一方面,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大藍籌整體估值依舊較低,將繼續給市場帶來“定海神針”的支撐作用,而銀行股本身也依舊有估值修復機會。整體而言,短中期內A股市場從指數上看上漲或下跌的空間都相對有限,投資者仍然可以“輕指數、重個股”,繼續挖掘高成長價值股的投資機會。而匯利資產近期在風控上,也不會通過大幅減倉進行防御。此外,何震還強調稱,12日滬綜指雖然出現逾40點的下挫,但兩市個股并沒有出現恐慌性殺跌,跌停數量較少且普遍以次新股為主,投資者對于后市不必過于悲觀。
而董寶珍則以銀行股舉例稱,目前銀行業在壞賬率、不良資產撥備覆蓋率、凈資產回報率等各項指標上都已經見底回升,經過以往多年來的悲觀預期之后,銀行板塊仍然有顯著的估值修復提升機會。“整體而言,銀行股等大盤藍籌在基本面上的保護依舊穩固,如果后期市場進一步回調,反而是積極介入的好機會。”
此外,上海泓信投資投研負責人也表示,近期A股整體缺乏明確的主線,市場的輪動明顯加快,表明市場的風險偏好依舊較低,缺乏足夠信心持續做多。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減持的資金并未離場,而是在等待合適的機會再度入場。在此背景下,對于目前流動性因素擾動下的市場波動,投資者不必過分悲觀。
來自財匯大數據終端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日收盤,滬深300指數的最新市盈率(整體法)為15.33倍。按季度統計,整體處于2011年年初以來近6年多的均值偏高水平。而從銀行股來看,盡管年內銀行股整體表現強勢,但銀行行業的市凈率水平則仍位于近6年多以來的歷史低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日收盤時,銀行股板塊的最新市凈率為0.92倍,按季度統計為2011年年初以來的次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