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經過之前較長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后,有關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的頂層監管制度8月30日正式亮相。
在經過之前較長一段時間的醞釀之后,有關私募基金行業發展的頂層監管制度8月30日正式亮相。
在本次由國務院發布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私募管理條例》)中,有關業務及人員合規、信息披露、法律責任等多項重要內容均被囊括在內,且提出較以往更加嚴格和全面的監管要求。
而從私募行業最近幾天的反饋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則普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私募管理條例》在即將開啟新一輪行業洗牌的同時,預計還將顯著提高私募機構在合規、運營等多個方面的成本。
一方面,私募牌照的“持牌”難度、私募行業的門檻將顯著增大;
另一方面,隨著私募基金管理更趨陽光化,將會有為數不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對私募牌照的“雞肋”思維下,逐步退出私募行業。
違規違法成本增大
本次《私募管理條例》共計10章、58條,其中第四十四條至五十六條合計多達13條內容,均直接涉及到私募機構違規、違法的法律責任。盡管多數法律條款均以罰款、警告的內容方式出現,但也同樣意味著,未來私募機構一旦“出圈”,就將面臨《私募管理條例》的嚴懲。
上海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表示,此次《私募管理條例》對35種違規行為提出了明確的處罰措施,且處罰力度也較大,彰顯了監管部門對私募基金違規行為的打擊決心。
藍海韜略董事長蘇思通則進一步指出,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類似于美國金融市場的早期發展階段,各種機構魚龍混雜。而現階段國內私募機構參差不齊,很大一部分涉嫌非法集資和違規交易。本次《私募管理條例》的出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非法私募的生存空間,凈化市場土壤。
行業門檻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私募管理條例》還著重對私募機構的業務規范、信息披露,提出了更全面和更嚴格的要求。
對此,上海富鉅投資總經理唐弢今日向中國證券報分析表示,本次出臺的監管新規在合規方面提出了更加詳細和明確的要求,諸如信息披露、交易資料保存、錄音錄像等多個方面,這就需要私募機構必須在IT技術、人員、資金等方面增加投入和開支,直接加大了私募機構的日常運營支出。該私募人士同時指出,包括相關信息披露、實繳資本比例的提升等等方面的新要求,一方面對于投資者的保護和行業的健康發展都很有必要,但另一方面則勢必會顯著提升私募基金行業的進入門檻。
此外,有私募機構還表示,本次《私募管理條例》直接對私募基金提出了看齊其他專業正規金融機構的合規要求。在此背景下,過去多年以來許多所謂“民間高手”直接以“代客理財”思維搭建的“草臺班子”,將會首當其沖直接被攔在行業門檻之外。
“持牌”難度增大
在本次《私募管理條例》有關注銷私募基金牌照的條款方面,除了重大違規違法,以及以往“登記6個月內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的情形外,還重點對私募機構經營的持續性提出了新要求。
根據相關注銷情形,原有全部產品清盤之后的12個月內,私募機構必須要發行新的產品。
而對于這一條款,有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全國逾2萬家私募機構中許多“居其位不行其事”的私募基金,仍然為數不少。綜合信息披露、合規等監管要求來看,未來勢必會有相當數量的私募機構被迫“棄牌”。
一不小心就要失聯?
在本次《私募管理條例》出臺前的8月28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第十五批失聯私募機構公告,宣布已將上海璞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174家機構列入失聯機構名單,并在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欄目中予以列示。上述174家機構中,有71家機構已被注銷登記;有4家機構已自行申請注銷登記。
而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7月底,該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0110家,已備案私募基金58734只,管理基金規模9.95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員工總人數22.53萬人。本次基金業協會公布的第十五批次失聯私募機構,已占到全行業的近1%。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私募監管再次顯著收緊、私募牌照不再是“香餑餑”的背景下,以往“掛羊頭賣狗肉”,或者原本就是非法集資、非法融資“白手套”的非法私募機構,可能還會有更多“失聯”出現。而對此,私募基金的投資人,則需要繼續擦亮眼睛,避免投資于那些非法違規的私募產品。
小貼士:
一:投資私募基金要審慎查證,到www.amac.org.cn公示平臺核實基金管理人是否已經依法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
二:投資私募基金后要持續關注,到www.amac.org.cn公示平臺上核實您購買的私募產品是否依法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
三:投資私募基金,請仔細閱讀合同條款,詢問基金管理機構收取哪些費用,如何收取,是否有收益分成,分成的基數和時間如何計算,計提方式是什么。
四:投資私募基金,有問題可以至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授權的私募基金數據查詢檢索手機平臺相關APP了解更多信息。
五:警惕非法私募“年化收益30%-50%不再是夢想”、“保證固定收益8%”等號稱保本保收益、高收益、無風險、穩賺不賠、賺錢才是硬道理的虛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