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也是瓊崖縱隊誕生90周年。我們要通過紀念活動,重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歷程,學習人民軍隊永遠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質。
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瓊崖革命武裝斗爭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史,激勵著海南人民不斷前進。在清明祭奠先烈之際,為緬懷英魂、銘記歷史,河南日報今天刊出海南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何如偉同志紀念瓊崖縱隊誕生90周年的文章,以饗讀者。
——編者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也是瓊崖縱隊誕生90周年。我們要通過紀念活動,重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歷程,學習人民軍隊永遠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質。以人民解放軍為榜樣,立下愛國心、報國志的理想信念,培養好文明行為,促進身心全面健康成長,把自己鍛煉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徐向前元帥在《瓊崖縱隊史》一書的序言中說:“1927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后,9月23日在遠離黨中央,敵人控制十分嚴密的孤島上,產生了一支人民武裝,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我軍建軍史上的重大事件。”海南人民永遠不能忘記瓊崖縱隊23年紅旗不倒的光榮歷史。
“9·23”瓊崖縱隊誕生紀念日
中國共產黨1921年創建開始,就高舉反帝反封建的旗幟,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進行合作,創辦黃埔軍校,建立革命軍隊,進行反對軍閥割據,統一中國的北伐戰爭。但在這場戰爭取得關鍵勝利的時候,蔣介石篡奪了革命領導權,并于1927年4月12日背叛孫中山先生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瘋狂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4月22日,國民黨瓊崖反動當局也在海口和各縣城進行大捕殺行動,僅幾天中就抓捕2000多人,并殺害500多人。白色恐怖籠罩整個大地,大革命失敗。在此緊急關頭,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領導了南昌起義。接著9月毛澤東同志在湖南領導了秋收起義,帶領隊伍上井岡山,舉起了以革命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的大旗,走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之路。中共廣東省委6月派楊善集同志回到海南(楊善集在瓊崖中學讀書時參加了“五四”運動,1922年去廣州讀書,參加青年團。1924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讀書,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回國任廣東省青年團書記,1927年以中共廣東省委特派員身份回到海南)。他到了樂會縣四區(今瓊海市陽江鎮)找到瓊崖地委書記王文明同志,兩位老戰友在危急時刻主持召開地委會議,傳達黨中央、省委指示決定,將瓊崖地委改為特委,楊善集任書記,組織革命武裝,開展武裝斗爭。7月特委決定將各縣武裝的農軍統一改編為瓊崖討逆革命軍,并成立司令部,馮平任總司令,陳永芹任副總司令,楊善集兼任黨代表。9月發動全瓊武裝暴動,23日首戰椰子寨,揭開了全瓊武裝總暴動的序幕,豎起了瓊崖人民革命武裝斗爭的紅旗。緊接著全瓊各地普遍組織武裝暴動。如瓊東縣(塔洋)組織18名士兵起義,全縣四、五、六區組織舉行暴動,向福田、長坡、煙塘、牛角、排坡等敵人據點發動進攻,燒毀炮樓,消滅大批民團武裝,沉重打擊了反動勢力;瓊山縣馮白駒同志領導全縣農民舉行武裝暴動;文昌縣許俠夫同志領導武裝暴動,給國民黨反動派沉重打擊;馮平同志指揮儋縣、臨高討逆革命軍和農軍統一行動,對敵人發起進攻,一舉攻下儋縣縣城新州鎮,斃敵數十人,并打開監獄救出共產黨員、革命群眾百余人。當時全瓊討逆革命軍已發展到1400余人,農民赤衛隊一萬多人。接著11月特委擴大會議將瓊崖討逆革命軍改編為工農革命軍,1928年2月黨中央決定將工農革命軍一律改稱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瓊崖紅軍改編為抗日獨立隊、總隊、縱隊,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因此海南解放后區黨委決定1927年9月23日為瓊崖縱隊誕生紀念日。
紅旗不倒壯麗史詩 瓊崖縱隊光輝歷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90年的光輝歷程,長征的艱苦歲月,鑄就了中國神州大地的鐵骨脊梁,豎起了一座座光照千秋的革命豐碑。瓊崖縱隊雖然沒有參加長征,但艱苦卓絕的孤島奮戰也鑄就了瓊崖革命武裝斗爭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范例。1949年瓊崖區黨委派李獨清同志到西柏坡,向黨中央匯報瓊崖斗爭情況,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接見時說:“海南的斗爭堅持20多年紅旗不倒這是很大成績”,第一次提到了“紅旗不倒”。1984年聶榮臻元帥為《瓊崖縱隊史》題詞:“孤島奮戰,艱苦卓絕,二十三年紅旗不倒。”自此瓊崖紅旗不倒壯麗史詩成為瓊崖縱隊的光輝歷程。
瓊崖是一個僅有300萬人口的孤島,敵人封鎖那么嚴密,能夠堅持23年紅旗不倒,這確實來之不易。從1927年9月23日全瓊武裝總暴動后,特委發動了廣大工農群眾,使瓊崖工農武裝得到發展壯大。11月廣東省委派常委楊殷、徐成章等來瓊指導工作,并在樂會四區召開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傳達省委指示,總結總暴動的經驗教訓,選舉王文明為特委書記并增補了一些委員。會議決定,在瓊崖進一步擴大武裝暴動,開展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武裝割據;東路集中一部分力量奪取陵水、崖縣,成立瓊崖第一個陵水縣蘇維埃政權。在萬寧六連嶺建立革命根據地,在西路建立澄邁西昌革命根據地,貫徹特委會議精神,瓊崖土地革命形勢大好。但1928年3月廣東國民黨反動派派重兵對瓊崖進行第一次反革命“圍剿”,在一年多的反圍剿斗爭中,瓊崖革命遭受重大損失,紅軍總司令馮平同志不幸被捕,英勇就義。王文明在反圍剿受挫后,1928年底帶領特委機關進入母瑞山,堅持艱苦卓絕的斗爭。1929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重兵離瓊,1930年1月17日,王文明在母瑞山病逝,馮白駒接任特委書記。他親自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情況,得到周恩來親切接見并對瓊崖黨抓住革命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建立革命根據地給予肯定,并鼓勵要將瓊崖武裝斗爭到底。馮白駒回來后,重新深入發動擴大武裝力量,紅軍獨立師、紅色娘子軍也在此時組建起來,繼續舉起武裝斗爭大旗,掀起土地革命高潮。但1932年7月廣東國民黨反動派當局,又派重兵對瓊崖革命力量進行第二次反革命“圍剿”,反“圍剿”斗爭的艱巨性更大。紅軍獨立師師長王文宇同志被捕在海口犧牲,紅軍獨立師解體,各地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幾乎全部被破壞,全瓊革命遭受嚴重挫折,與上級黨組織中斷聯系,革命斗爭進入最低潮。馮白駒同志帶領100多人在母瑞山堅持斗爭8個多月,過著野人般的生活。到1933年4月,幸存的25位同志突圍回到瓊山革命老區,保存了瓊崖領導核心骨干,使革命火種不滅、紅旗不倒,又重新建立紅軍游擊隊司令部,繼續開展武裝斗爭。六連嶺上堅持兩次反圍剿斗爭,也保存了30多位紅軍。靠這些星星之火燎原,瓊崖革命武裝斗爭在烈火中重生。在常人難以想象的險惡環境中,瓊崖共產黨人不屈不撓、披荊斬棘頑強地渡過了最黑暗的時刻,奇跡般地開創出革命的新局面。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10月瓊崖國共合作抗日談判達成協議,實現了團結抗日的統一戰線,12月5日紅軍在云龍改編為瓊崖抗日獨立隊。1939年2月日軍侵瓊,瓊崖人民抗日情緒高漲,抗日獨立隊發展為獨立總隊。但1939年6月廣東國民黨當局派來反共干將吳道南到瓊崖,任行政專員、保安司令、守備副司令,架空了主張團結抗日的王毅,從1939年底到1940年開始,瓊崖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制造摩擦,掀起反共逆流。從此,瓊崖抗日獨立總隊,一面進行抗日,另一面,還要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雙面受敵,尤其是1942年至1943的一年多時間,日寇集中兵力對我抗日根據地進行“蠶食”“掃蕩”,推行殺光、燒光、搶光三大政策,國民黨頑固派還勾結日寇向我進攻,僅在此時間里,瓊崖抗日軍民被殺害十多萬人,其斗爭形勢非常艱險。但由于瓊崖特委和瓊崖抗日獨立總隊堅決執行黨中央的全民抗戰路線,在敵后廣泛發動群眾,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使日寇陷入人民戰爭汪洋大海之中,所以,在日軍占領海南島的2300天中,我們抗日軍民對日軍進行大小戰斗2200次,擊斃日偽軍3500人,擊傷1900人,俘虜日偽軍150人,起義300多人,還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武裝自己,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的軍事進攻和經濟掠奪,打破了日本軍國主義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美夢,為全國抗日戰爭和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經過抗日戰爭,瓊崖人民武裝力量不斷發展,全瓊有一半以上地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瓊崖獨立縱隊發展到7700人,還有民兵和地方武裝近萬人。解放戰爭時期,瓊崖縱隊已經變得更堅強,因而國民黨反動派進攻時,遵循毛澤東的軍事思想,與敵人進行英勇作戰,特別是1948年的秋季攻勢和1949年春季攻勢,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斃敵16000人,繳獲重機槍440挺、各種炮數十門、各種槍支6000多支,瓊崖縱隊發展到近20000人。已解放全島半壁城鄉,革命形勢大好。但大陸解放后,1949年6、7月間國民黨反動派的殘兵敗將10萬多人撤退到海南,企圖固守瓊崖。因此,瓊崖縱隊又配合中國人民解放大軍渡海作戰,1950年5月1日海南才得到全面解放。這就是紅旗不倒的史詩,也就是瓊崖縱隊的光輝歷程。
讓紅旗不倒精神代代相傳
紅旗不倒,就是瓊崖人民堅持革命武裝斗爭的紅旗不倒。堅持武裝斗爭靠的是瓊崖縱隊,孤島奮戰,艱苦卓絕,23年紅旗不倒,既是瓊崖縱隊的光輝歷程,也是瓊崖人民革命的紅色基因。所以不斷地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弘揚好,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這是對瓊崖縱隊最好的紀念。
或許有人要問,紅旗不倒是革命戰爭年代的紅旗不倒,今天是和平建設年代,還要代代相傳嗎?我認為,23年紅旗不倒歷史,是海南獨特的紅色資源,是教育海南下一代的生動教材。它所蘊含的豐富營養,在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依然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大家都知道,瓊崖這面紅旗是以2萬多革命戰士血染疆場,30多萬革命志士和革命人民付出寶貴性命換來的,是英烈們堅持理想信念,不怕艱難,不怕犧牲取得的。瓊崖特委書記楊善集同志,他親自指揮攻打椰子賽戰斗,拔掉敵人碉堡取得勝利后,加積市敵人增兵反撲,他讓大部隊撤離,而自己則率領部分隊伍殿后,阻擊敵人而壯烈犧牲。全國雙百英模瓊崖紅軍總司令馮平,1928年第一次反圍剿戰斗中,不幸被捕。國民黨反動派師長,對他軟硬兼施,要他改變信仰,擔保他到國民黨中當官。他嚴詞拒絕說:“要我改變信仰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難。”當敵人把他綁在竹椅上,從澄邁金江鎮送去刑場路上,他毫不畏懼,對來圍觀群眾宣傳說:“父老兄弟姐妹們,感謝大家來看我馮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殺了一個馮平,還有千萬個馮平,革命是殺不絕的,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馮平犧牲時年僅29歲,他不惜犧牲靠的是理想信念大于天,他明知道,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不會在自己手中實現,但他相信一代又一代人為之持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做出犧牲,崇高的理想一定能實現,所以他要用自己的血肉,用自己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激勵后來人。就是有這種精神,前赴后繼去戰斗才能奪取勝利。馮白駒從1930年接任瓊崖特委領導到海南解放20年間,支撐著這面旗,這是由于他深知瓊崖革命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必須緊密依靠人民群眾,堅韌不拔,永往直前精神才能奪取勝利。所以,他經常教導同志們,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要依靠群眾的道理。他不僅這樣講,而且身體力行當表率。雖然今天時代不同,但這些精神是永存的。新中國成立后,許許多多事實已經證明,新時代還是這種精神在激勵我們前進。如錢學森為代表的一批赤子,他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建設富強,人民富裕新中國的理想信念,放棄了國外的優越工作和生活,想方設法回歸祖國,為祖國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歷史還已經證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我們國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使我們祖國有今天這樣的地位,屹立于世界的東方,這都是弘揚中國革命精神的結果。遠的不說,我們海南近幾年來國際旅游島建設中,西環高鐵僅用27個月就建成;瓊海博鰲機場只用10個月建成,這樣的“海南速度”,難道不是攻堅克難,堅韌不拔,永往直前的精神起作用嗎。
我們還應該看到,現在的世界還不安寧,世界大戰沒有,但小戰不斷,帝國主義霸權主義還存在。我們國內同丑惡腐敗的斗爭長期存在。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教導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關心下一代工作,長期開展黨史、國史的主題教育,就是為了不忘初心。特別是要不忘落后就挨打,發展才能自強的歷史教訓,奮發圖強,才能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還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通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這些語重心長、發人深思的教導,告訴我們不能吃苦,害怕犧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管前進道路還會有多大困難,還要付出多大代價。不論你到何處,都是華夏兒女,中華民族的一分子,祖國是你們的精神家園,你們都要做紅旗不倒精神的堅守者和傳播者,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地沿著先輩的足跡奮勇前進!(作者: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何如偉)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