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旅游扶貧是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旅游行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充分發揮旅游扶貧物質和精神“雙扶貧”的功效,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扶貧開發的生動實踐表明,旅游扶貧具有物質和精神“雙扶貧”的功效,發揮著其他扶貧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扶貧開發的主渠道,具有強大生命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一個關鍵性重大舉措。旅游扶貧是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旅游行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充分發揮旅游扶貧物質和精神“雙扶貧”的功效,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當前,扶貧攻堅這場戰役已經全面打響,前進道路上充滿著諸多挑戰和困難。據了解,這集中體現為“三難”:其一,有心無力。在農村,一部分農戶家中無任何積蓄,無貸款能力,無法享受惠農配套政策。其二,有戶無人。許多青壯年外出務工,造成農村有很多“空殼村”,大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兒童。其三,有業無技。一些地方農村都享受特色產業項目優惠政策,但是由于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低,即便經過培訓,一部分人仍然無法掌握先進的技術。筆者認為,與扶貧攻堅的“三難”相比,旅游扶貧是造血式扶貧,具有門檻低、財政投入少、生態環境保護好、扶貧效率高、返貧率低等優勢。通過旅游扶貧,不僅能使貧困人口的腰包鼓起來,更能使他們的笑容多起來;不僅是經濟和精神文化“雙扶貧”,更能促進他們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雙豐收”。
現階段,旅游扶貧又面臨一些利好因素,其中有這樣兩條至關重要:一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的旅游需求旺盛,并且旅游需求由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變,旅游目的地由繁華城市向廣大農村拓展。根據國際旅游規律,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進入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并重時期;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居民的消費轉向精神文化消費為主的時期,2015年我國人均GDP約8016美元,正在進入大眾旅游時代。二是隨著我國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廣大農村和農民嘗到了甜頭,對吃“旅游飯”情有獨鐘。據統計,我國已建成的2萬多個旅游景區(點),一半以上分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全國鄉村旅游景區(點)每年接待游客超過5億人次。
今年是打贏扶貧攻堅戰的開局之年,旅游扶貧任務繁重、責任重大。國家旅游局會同國務院扶貧辦主動提出“十三五”期間承擔全國1200萬貧困人口通過旅游脫貧的目標任務,占全國7107萬貧困人口的17%。近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推進大會提出,要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扶貧工程,“十三五”期間,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促進2.2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村747萬貧困人口脫貧。筆者認為,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全面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注重把握好以下四點:
一是統籌整合各方力量。堅持黨委政府統籌行動、扶貧扶志同步推進,特別是各地旅游主管部門要積極組織動員當地有條件的旅游企業、旅游規劃機構、旅行社、賓館飯店、景區景點、旅游院系等,通過幫助宣傳推介、客源組織、招商引資、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幫助旅游扶貧重點村貧困人口脫貧。
二是創新旅游扶貧模式。圍繞中央扶貧攻堅的新精神、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政策、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貧困人口的新需求,在深化和推廣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旅游扶貧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運用市場機制和相關政策,積極創新旅游扶貧模式。
三是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由于各地及貧困人口的意愿、條件、能力等不盡相同,要善于從實際情況出發,通過讓貧困人口直接參與旅游經營,在鄉村旅游經營戶中參與接待服務,出售自家農副土特產品獲得收入,參加鄉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轉獲得租金,通過資金、人力、土地參與鄉村旅游經營,獲取入股分紅等多種方法,充分調動老百姓在旅游扶貧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是加大分類指導力度。堅持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積極為旅游扶貧重點村提供旅游規劃指導、旅游項目策劃、旅游商品研發、旅游小額信貸發放等支持和服務,特別應加大對旅游扶貧重點村的道路、電力、飲水、廁所、停車場、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力度,改善其公共基礎設施和旅游環境。
扶貧開發的生動實踐表明,旅游扶貧具有物質和精神“雙扶貧”的功效,發揮著其他扶貧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扶貧開發的主渠道,具有強大生命力。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