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18年底,有利于跨境進口電商作進一步調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預期后續還會有政策跟進,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18年底,有利于跨境進口電商作進一步調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預期后續還會有政策跟進,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過渡期再延長
9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新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并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再延長一年至2018年底。2016年11月15日,商務部曾發布通知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監管政策的過渡期延長至2017年底。
9月2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此次延長是基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增加了國內市場的有效供給,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國內消費升級,縮小了進口消費品境內外價差,吸引了境外消費回流,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目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規模較小,保持政策環境的連續穩定,有利于總結行業特點、發展趨勢,完善相關制度。
對于過渡期的再次延長,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這代表了對跨境電商的支持和認可,對于行業發展是一個利好消息。對跨境進口電商而言,過渡期延長有利于其作進一步調整,繼續通過“行郵稅”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減少個人用戶所繳的個人消費稅。他指出,此番政策利好在“雙十一”等大促前釋出,將進一步刺激海淘勢頭,并推動消費升級和供給側改革。
2016年4月8日,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出臺《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提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將不再按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同時,頒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上述監管政策的出臺,使得海外直郵的稅收壓力增大。監管政策過渡期截至2017年5月11日,后又將這一過渡期延長至2017年年底。
預期后續還有利好
得益于“跨境電商的保稅模式”政策紅利,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行業發展迅猛。但2016年4月8日出臺的跨境進口零售新政使得行業發展前景不明,盡管相關部委給出了政策過渡期,但并未完全化解市場對未來走向的擔憂。自去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政宣布之后,很多跨境電商企業退出或轉行。過渡期政策再次延長給企業調整留出更多時間,曹磊預計跨境進口電商行業會迎來新一輪整合與洗牌。
曹磊透露,繼這次跨境進口電商過渡期政策延期一年,后續預期還會有政策跟進,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目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下一步有望擴大中西部地區的試點,以形成區域間均衡發展的格局,擴大覆蓋范圍。將跨境電商發展與“一帶一路”相銜接,通過布局海外倉建設,與其他國家對接,有利于促進與相關國家的經貿往來。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達8624億元(包括進口B2B和進口B2C),同比增長66.3%;預計2017年將達到18543億元。(記者 常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