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創新贏得中國未來。當今社會,誰牽住了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解放思想,勇于擔當,敢為人先,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并強調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連續第五年“下團組”強調“創新”,突出創新的作用。據媒體統計,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和報道中,“創新”一詞出現超過千次,足以見他對創新的高度重視,彰顯出領航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智慧。
以創新引領發展方向。2013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時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2014年,在參加所在的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指出,建設自貿區是黨中央提出的一項重大舉措。2015年,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并強調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2016年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習近平指出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戰斗力的加速器。如此等等,深刻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與把握,對各行業大膽創新創造的熱情點贊與激勵。
回顧一年來的成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了堅實步伐,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展現新的局面,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經濟增長繼續居于世界前列,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歸根到底,在于我們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經濟結構加快調整,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發展方式努力轉變,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雙輪并轉,向創新要動力,以創新謀發展。
以創新激揚奮斗精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創新”主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內容涵蓋創新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文化、人才、軍事、政治、外交等,并強調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的全面創新。
在2017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我國廣大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創新發展實踐,不斷增加知識積累,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不斷攀登創新高峰。他對上海提出的“四個新作為”的創新思想,極大地激發了上海勇當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創造活力與探索精神,對于激勵和調動全社會創新創造主體活力、培育創新創造的濃厚氛圍、激揚人們的奮斗精神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以創新贏得中國未來。當今社會,誰牽住了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于創新能力,依靠創新,我們才能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取得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偉大勝利,破除“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
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國有企業作為遼寧振興的“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培育核心競爭力,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企業科技人才隊伍。這就為國有企業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徑,令人振奮,催人奮進,堅定了我們向創新要發展動力的決心和信心。(作者: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永勝)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