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原文化要對外界產生真正的影響,就必須把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發展模式貢獻給世界。厚重的文化傳統對“文明河南”建設來講,既是一本深刻的歷史教材,又是一面能夠自我剖析的明鏡,更是一筆厚澤子孫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做的不是守著這座文化的“富礦”聊以自慰,而是要認識中原文化興旺繁榮的客觀規律,總結中原獨特的文化傳統,闡發中原文化寶貴的發展模式,破解中原傳統文化轉化面臨的難題,提供中原文化當代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讓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道德文化真正成為“文明河南”建設的精神滋養。
“文明河南”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中文化建設在河南的具體化。在發展河南經濟的同時,我們一定要重視文化建設和道德建設,將其作為河南發展的精神支撐、“文明河南”建設的鑄魂工程、中原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內容來推進。
重視中原傳統文化建設
一個沒有文化滋養的民族必將是一個沒有靈魂和發展活力的民族。同樣道理,一個沒有文化滋養的省份必將是一個缺失了靈魂和精神驅動力的區域。如果一個區域丟掉了傳統和根本,坐擁“秦磚漢瓦”、“春秋文化”而無所事事、無所作為,就等于自我“閹割”了其發展的“根”與“魂”,發展的硬實力更是無從談起。一個民族、國家、區域乃至個人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不僅離不開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也離不開軟實力的構建與發揮。
中原文化要對外界產生真正的影響,就必須把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發展模式貢獻給世界。厚重的文化傳統對“文明河南”建設來講,既是一本深刻的歷史教材,又是一面能夠自我剖析的明鏡,更是一筆厚澤子孫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做的不是守著這座文化的“富礦”聊以自慰,而是要認識中原文化興旺繁榮的客觀規律,總結中原獨特的文化傳統,闡發中原文化寶貴的發展模式,破解中原傳統文化轉化面臨的難題,提供中原文化當代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讓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道德文化真正成為“文明河南”建設的精神滋養。
重視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道德建設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同樣道理,“文明河南”建設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道德建設所形成的核心價值觀作為有力支撐,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文明河南”建設必須把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進程中,河南不能沒有自己文化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我們必須找到驅動河南文化發展、文明演進以及社會進步的道德建設基點,不斷汲取來自民間文化發展的創造活力,搭建諸如道德講堂之類的中原優秀傳統道德資源當代轉化的實踐平臺,促進“文明河南”建設落地生根。惟有尊重傳統道德文化資源,才能吸收其中的精華部分為我所用;惟有講清楚河南傳統道德文化的本質內涵和時代內涵,不斷推進傳統道德文化資源的實踐轉化、創新性發展,“文明河南”建設才能真正具有感召力和影響力。
道德是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從道德的內涵不難看出,其形成的前提以及發展的動力都離不開全民參與的核心價值觀的養成與踐行。惟有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質,弘揚彰顯正能量的道德行為,才能鑄就“文明河南”建設之魂。
鑄就“文明河南”建設之魂,就要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精髓,不僅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作為中華文明發源地的中原文明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尚中貴和的道德理想、弘善明德的道德理念是中原優秀道德文化傳統中的核心部分。
孔子有言:“禮之用,和為貴。”西漢戴圣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尚中貴和”在中國古代傳統倫理道德特別是儒家倫理綱常中占據重要地位。河南地處中原之地,雖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但由于地緣以及文化資源優勢,和合之道卻深深沁潤在河南人的靈魂深處。河南人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用中原傳統文化特有的“中”的文化情結與“和”的文化理念,闡釋了傳統道德文化對于破解市場經濟中道德悖論的關鍵性作用,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承不竭的道德能量。
《尚書·堯典》中說:“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可見,在中國先人的治國理念中,能否發揚傳統優秀的道德是國家政治清明的基本條件之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念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社會治理和秩序整合之器,更是其發展興旺、人民幸福的根本目標和價值歸依。幾千年來,弘善明德的道德理念一直為中原兒女所尊崇,植根于每個中原兒女的內心世界,影響著中原百姓的言行方式。在人與社會關系上“民為邦本”的道德價值取向,在人與人的關系上“言必信,行必果”的價值規范,在處理與其他區域以及國家交往上“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等構成了河南文明史上最基本的道德精神積淀。
加快“文明河南”建設,離不開每個人道德修為的提升,這是“文明河南”建設的出發點、立足點和實踐基礎,離不開中原傳統道德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這是“文明河南”建設的“根”,還需要發掘當代河南道德建設的楷模和實踐平臺,這是“文明河南”建設的“實”。 (路向峰:作者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