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訪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 河南日報從7月23日起刊發的“建設大交通,構筑大樞紐,促進大發展”系列報道,在業界和學界引起了熱議。張占倉說,過去鄭州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后來被稱為“最具魅力的公路港”,2013年3月以后又迅速成為全球矚目的國際航空樞紐。
“建設大交通,構筑大樞紐,促進大發展”系列報道之反響篇
運用區位優勢把戰略構想變成現實
——訪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
河南日報從7月23日起刊發的“建設大交通,構筑大樞紐,促進大發展”系列報道,在業界和學界引起了熱議。8月11日,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我省“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及省委省政府“建設大交通、發展大物流、形成大產業、促進大發展”的思路談了他的看法。
“在科學研究領域,對于河南是中國的地理中心早有廣泛共識。”梳理并評述河南交通的歷史、現狀和未來時,張占倉說,正是因為鄭州地理位置優越,100多年前鐵路運輸剛進入中國時,鄭州就成為鐵路樞紐;高速公路在中國進入重要應用狀態以后,國家從戰略高度持續支持河南迅速成為全國重要的高速公路樞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位,高速公路密度、高速公路過境流量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列;進入新世紀,鄭州的區位又決定了其發展臨空經濟的戰略優勢,所以2013年3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批。其快速發展的實踐證明,航空港區已經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充分說明國家在北上廣之后下決心在地處全國地理中心的鄭州建設綜合性實驗區的戰略決策具有超前性、戰略性和全局性,已經并將繼續對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新優勢、架設與國際市場聯通的橋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產生重大影響。
張占倉說,過去鄭州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后來被稱為“最具魅力的公路港”,2013年3月以后又迅速成為全球矚目的國際航空樞紐。實際上,這三種樞紐的疊加,才是鄭州以及中原地區的最大發展優勢。我省的發展戰略思路已經明確,下一步就是如何運用河南的綜合性交通優勢,把建設大交通、構筑大樞紐、促進大發展的戰略構想變成現實。 記者趙振杰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