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將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及必須抓好的八方面重要任務。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作為中央紀委的監督“探頭”和“哨兵”,當前,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組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戰略定力,督促綜合監督的5家駐在部門黨組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紀檢機構切實履行監督責任,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高舉偉大旗幟,在深刻學習、武裝頭腦上狠下功夫。要原原本本學習領會十九大報告,用心研讀新修改的黨章,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科學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新特點、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切實增強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科學判斷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有力有效履行黨內監督政治責任,著力解決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的突出問題。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帶頭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做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堅定維護者和忠誠捍衛者,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督促駐在部門黨組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新部署,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強化黨內監督,在形成監督合力上務求實效。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增強黨自我凈化能力,根本靠強化黨的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我們既要抓好黨內監督條例的貫徹執行,全面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推動駐在部門黨組全面監督與派駐紀檢組專責監督同向發力;又要更好地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特別是要適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新要求,主動作為、開拓創新、扎實履職,發揮改革最大效用,破解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的自我監督難題。
深化標本兼治,奮力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了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進軍令。我們要堅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持之以恒正風肅紀。要立足駐在部門實際,綜合研判“樹木”和“森林”的關系,突出執紀審查重點,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要繼續深化標本兼治,在不能腐、不想腐上下功夫,督促抓好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將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在深化中堅持,不斷探索創新,實踐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當好駐在部門政治生態“護林員”。
鍛造過硬隊伍,在擔當作為上體現忠誠。打鐵必須自身硬。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增強8個方面本領的要求。作為紀檢干部,“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四種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時刻提醒著我們必須居安思危、知危圖安,必須政治過硬、本領高強。要把加強自身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以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不斷加強黨性鍛煉,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要時刻牢記使命,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無須揚鞭自奮蹄,自覺將紀檢工作放到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去定位謀劃,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聚焦監督執紀問責,堅持深化創新,敢擔當、善作為,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再立新功。(作者:中央紀委駐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紀檢組組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 穆紅玉)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