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從嚴治黨是落實“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的明確要求,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實現途徑。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如何正確理解并準確把握“全面”的科學內涵,對于縱深推進從嚴治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一、從治理理念看:全面從嚴治黨是標本兼治,實現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有機結合
思想建黨解決的是黨員的思想認識和理想信念問題,是對黨員內在主觀領域的教育和改造。制度治黨指向的則是黨員的外在行動,旨在規范行為領域。全面從嚴治黨是落實“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的明確要求,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實現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管黨治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可貴的經驗。但是,隨著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變化,原有制度與新實踐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凸顯。同時,黨內監督的新實踐新經驗,也迫切需要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固定規范起來。十八屆六中全會,就直面當前黨內政治生活、黨內監督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新準則、修訂條例,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經驗做法制度化、規范化,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增強了執政黨體制的適應性。
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全面從嚴治黨不是僅僅局限于治理黨內不良的表面現象與表層行為,而是要深入到思想與觀念層面進行治理。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高度重視思想建黨,把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2013年以來,我們黨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現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標志著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讓每個黨支部、每名黨員都要學起來、做起來。這些教育突出問題導向、環環相扣、綿綿用力,快速、縱深推進,對于解決黨員干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筑牢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起到了重要的治本作用。
二、從治理對象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上下一致,實現治理的最大多數與關鍵少數的有機結合
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全面”既體現為“治黨”主體的全覆蓋,也體現為“治黨”客體的全覆蓋。各級黨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客體,亦即“管”和“治”的對象,這樣上下一致,實現了治理的最大多數與關鍵少數的結合。
對治理的最大多數而言,黨的各級組織都必須遵守黨章黨規,執行黨的決定,忠實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都必須遵守黨章黨規,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等;而且都必須接受黨內外的監督。黨的任何組織和黨員個人若違反了黨章黨規黨紀,都必須在教育的基礎上視情節輕重依規依紀處理。十八屆六中全會同時指出,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始終堅持,任何組織和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任何理由違反這項制度。
抓好“關鍵少數”是推進黨的建設向全面縱深發展的突破口。領導干部是黨的事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落實者,是干部隊伍的排頭兵、領頭羊,是“關鍵少數”。在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兩個文件中,都強調以領導干部為重點,特別是高級干部,突出關鍵少數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兩個文件所作的說明中也重點強調,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必須首先從領導干部抓起,把這部分人抓好了,能夠在全黨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辦了。領導干部人數雖然很少,但卻執掌著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等公權力,作用非常關鍵。領導干部若是守不住底線,全面從嚴治黨也就無從談起。作為執政黨,我們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必須堅持加強自身建設,抓好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只有抓好管好這部分“關鍵少數”,才能引領“絕大多數”,高級干部抓好了,其他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干部就會跟著做;黨員干部和領導干部抓好了,廣大群眾就會照著做。
三、從治理機制看:全面從嚴治黨是法德相濟,實現德治與法治的有機結合
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全面從嚴治黨內在地要求道德素養與法律體系的共同支持,必須一手抓德治,一手抓法治,實現道德和法律的相輔相成、德治法治的相得益彰。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修養、講道德、講誠信、講廉恥”,“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是遵守黨章黨規和國家憲法法律”。這些重要表述,深刻指明了德治與法治相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路徑。
依法治黨,就必須嚴明黨的紀律,把紀律挺在前面,用鐵的紀律從嚴治黨。紀律嚴明是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的重要保障,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堅持紀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黨內決不允許存在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組織和特殊黨員。要把現有的制度用起來、嚴起來。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權力涂上防腐劑,才能令貪欲者望而生畏,令違法者無處可逃,真正依規依法從嚴治黨。
一個政治清明的執政環境必然是德治與法治的完美結合與理性統一。全面從嚴治黨,就必須加強德治,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培育共產黨人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樹立高尚的道德境界。各級領導干部是人民公仆,沒有搞特殊化的權利,要帶頭執行廉潔自律準則,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的德性與黨性。
四、從治理手段看:全面從嚴治黨是打防結合,實現“打虎、拍蠅、獵狐”與“四種形態”的有機結合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懲治與教育的雙管齊下,一手抓懲處不手軟,一手抓教育不放松,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查處大案、要案的同時,加大對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查處力度,下大氣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吃拿卡要、“雁過拔毛”、與民爭利、侵吞國家和集體財產等典型問題快查嚴處,堅持有逃必追,決不讓國(境)外成為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堅持“打虎、拍蠅、獵狐”一起抓,彰顯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與行動。
全面從嚴治黨,也要學會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通過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實現防微杜漸、防患未然,在日常教育管理監督中,體現嚴管厚愛,及時治“病樹”、正“歪樹”,最大限度遏制腐敗增量,實現政治生態上的山清水秀。
五、從治理方式看:全面從嚴治黨是內外共管,實現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的有機結合
堅持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貫要求,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代表了最廣大人民最根本、最長遠的利益。《條例》強調,中國共產黨不僅要加強黨內監督,還要接受黨外監督,即來自人民群眾的監督和輿論的監督。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直面當前黨內監督存在的薄弱環節,把強化黨內監督擺在重要位置,明確提出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強化黨內監督,必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切實貫徹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有機結合起來,促進黨內民主健康發展,提升黨內民主質量,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決策方式。要建立健全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營造黨內民主監督環境,暢通黨內民主監督渠道。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要增強監督意識,既履行監督責任,又接受各方面監督。
黨內監督固然重要,黨外監督也不可或缺。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來自黨外的監督,營造良好的黨外監督氛圍,做到自覺接受黨外監督。要拓寬監督渠道,形成監督合力,增強監督實效。強化健全黨外監督制度和機制,既要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等國家機關各司其職、依法進行權力監督,也要支持和保證人民政協、各民主黨派、人民群眾及新聞媒體依據有關原則進行權力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增強監督的合力,才能消除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面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和消極腐敗的危險,夯實和增強新形勢下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基礎和能力。
六、從治理時態看:全面從嚴治黨是常長齊抓,實現短期治理與長期治理的有機結合
治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項長期要下大力氣來抓的事情。在治黨過程中,我們要做到經常抓,不僅有規定動作,還有選擇性動作;要有長期性的長抓工作,也應制定重點急發性問題的處理方案。
各級黨組織要把從嚴治黨作為成為常態,經常抓、反復抓,見長效。常抓就是要把從嚴治黨有機融入到經常性工作中去,把管黨治黨的具體到日常工作的每個環節、步驟中,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組織,做到不留盲點和死角,不下“雷陣雨”,不能有“一篙松勁退千尋”惰性。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把管黨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使從嚴治黨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克服“過關”心態,杜絕淺嘗輒止的心態,拿出抓長的韌勁,堅持勢頭不弱、力度不減、干勁不松,固本培元,形成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新常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保持強力反腐的高壓態勢,趁熱打鐵,同向發力,持續用力,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形成反腐敗斗爭壓倒性、長期性態勢,怯除不正之風的病根,促推全面從嚴治黨常長結合、日臻而治。
(作者: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講師 邱國良;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教授 王宏)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