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庫評價自然要重視各類指標的總量和規模大小,包括論文、研究報告發表數量、專家隊伍層次、研究經費總額等,這是評價智庫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與智庫發展的進程相伴隨,國內外關于智庫的評價研究也逐漸興起。近年來,研創推出、影響較大的幾類評價報告,主要包括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每年發布的《全球智庫報告》、上海社會科學院每年發布的《中國智庫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自2015年開始發布的《全球智庫評價報告》等。評價火熱,還需科學嚴謹。如何合理引導我國智庫評價工作?筆者認為,必須盡快建立差別化智庫評價體系,促進我國智庫理性健康發展,此舉對實現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智庫評價存在三大突出問題
智庫評價機構水平參差不齊,權威性、嚴肅性、引導性尚嫌不足。中國智庫還處在成長期,許多工作剛剛起步。在智庫建設尚未形成完備局面、取得成熟經驗的情況下,各類機構競相開展智庫評價排名,如果不以專業性、權威性為前提,極易造成智庫評價體系混亂,助長智庫一味關注排名而忽視自身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不良風氣,給各級各類智庫的培育和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智庫評價缺乏科學規范的方法,隨意性大、透明度低、主觀因素過多等缺點普遍存在。很多智庫評價基于從公開渠道搜索到的論文、成果和活動等情況而展開,很難覆蓋智庫內部沒有公開的重要成果。還有一些評價是通過問卷調查、公眾訪談等形式完成的,調查問卷的設計是否合理、反饋是否積極,公眾訪談對象的身份結構、認真程度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換一種評價方法可能得到大相徑庭的評價結果,難以準確呈現智庫的客觀實際和真實水平。
智庫評價中,“一刀切”式的評價體系仍然存在,未能有效區分不同類型和性質的智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價的可信度、可比性。我國智庫在規模結構、功能定位、體制機制等方面類型多樣、差別較大,一些智庫還存在智庫功能與非智庫功能混雜的狀況,很難用一套單一的評價體系進行評價,迫切需要根據不同智庫的特性差異建立差別化智庫評價體系。
實施智庫差別化評價需具備四項前提條件
從評價要素來看,要做到核心要素和保障要素兼顧。智庫能否持續推出和完成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多種形式的成果,是否擁有一批國內外本學科、本領域的專業領軍人才,是衡量智庫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智庫的人員規模、專業結構、課題數量、經費多少等,是智庫發展的保障要素,兩者都對智庫評價具有重要影響,都應在智庫評價中給予充分考慮。
從評價角度來看,要做到總量評價和人均評價兼顧。智庫評價自然要重視各類指標的總量和規模大小,包括論文、研究報告發表數量、專家隊伍層次、研究經費總額等,這是評價智庫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同時,更要重視人均指標的評價,包括人均發表論文數量、人均經費額、人均承擔項目數量等,這往往更能體現智庫的功能、質量、效率和效益,也增加了不同智庫之間的可比性。
從評價重點來看,要做到短期對策性研究成果和長效戰略性研究成果兼顧。智庫評價的重點內容是智庫提供的智庫成果及其影響力。一方面,要重視智庫提供的短期性、應急性和咨詢性成果,這是智庫的重要職能和特色優勢,應以成果的數量、質量、及時性和有效性等為評價標準。另一方面,要重視智庫提出的戰略性、思想性和學術性觀點,這是決定智庫戰略影響力的重要因素,應以成果的影響范圍、時間和深度為評價標準。
從評價方法來看,要做到間接評價與直接評價兼顧。目前的智庫評價大多采用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數據收集等間接的評價方法,由于資料來源、統計口徑等存在不全面、不統一、不準確的問題,影響了智庫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今后應在繼續優化完善上述間接評價方法的基礎上,積極推廣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實地調研等直接評價方法,爭取獲得更多第一手的完整資料和可比數據,提高智庫評價的規范性和精確性。
加快完善我國智庫評價的四點建議
針對不同類型智庫確立不同的主體功能定位。比如,對于黨政類智庫,其主體功能定位于發揮政府部門的政策和信息優勢,及時提供應急性可行方案和建議,有效解決和防范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風險。對于科研院所類智庫,其主體功能定位是依托堅實的學科基礎和專業實力,提出重大戰略性觀點和思想體系,為國家政府決策提供前瞻性理論支撐和政策儲備。對于高校類智庫,其功能定位應側重于依托雄厚的教育資源和師生梯隊,鼓勵開展創新型和前瞻性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性理論體系和多元化方案選擇。對于社會類智庫,其功能定位主要在于發揮貼近形勢變化、體制機制靈活的優勢,注重從微觀層面和專業領域提出針對性方案和建議,充當獨立性更強的“第三方”智庫角色。
加強不同類型智庫主體功能的可比性評價。我國不同類型智庫的人員構成、專業結構、管理體制等差別很大,有的智庫雖然人員規模很大,提供的學術成果很多,實際上真正與智庫功能相符合的主體人員和成果有限,但是評價時卻將智庫所有的人員、成果和功能納入其中,得出了不合理的評價結果。建議嚴格界定明確智庫的主體人員和核心功能,剝離其他輔助人員和功能,將智庫的評價主要聚焦于這些主體人員完成的科研任務、學術成果、課題經費、學術活動等重要事項,提高智庫評價的精準性和可比性。
明確不同類型智庫的差別化評價重點。對于黨政類智庫,由于承擔大量不宜公開的內部科研項目,應重點評價體現決策影響力的文件、報告、規劃等智庫成果。對于科研院所類智庫,理論和學術研究方面具有豐富的積累,重點評價體現學術影響力的科研論文、學術報告、學術專著等智庫成果。對于研究國際、外交等問題的專業化智庫,應重點評價智庫的國際影響力,包括產生重大國際影響的理論、思想、方案等智庫成果。對于專業性較強、行業特征明顯的專業類智庫,應重點評價智庫的行業影響力,包括本領域前沿的研究進展、行業預測、專業政策等智庫成果。對于社會類智庫,因其機制靈活和獨立第三方地位,應重點評價體現社會影響力的報告、論壇、評估等智庫產品和活動。
為不同類型智庫選取差別化評價指標。針對不同類型智庫的評價,既要建立一般的共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研究報告、學歷層次、職稱結構、科研項目、科研經費等,增加可比性;也要根據不同智庫的特點和功能,選擇設立一些個性化指標。對于黨政類智庫,應增加重要文件起草、重大規劃編制、內刊內參供稿等方面指標,突出決策參考方面的評價。對于高校、科研院所等綜合類智庫,應側重原創性、戰略性、思想性指標的評價,包括重要理論體系、重要思想觀點、重要模式方法等方面指標,強調學術影響和理論創新。對于國防、外交、能源等專業類智庫,應選擇體現專業特點和水平的指標并賦予更高權重,重點評價專業方面的引領性和權威性,突出智庫在專業領域的決策影響力。
(作者:高國力,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員)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