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更好推進依法治省,應當增強公民法治認同感,一方面從黨員干部做起,做好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弘揚法治精神,另一方面,要把全民普法、守法,作為長期性、基礎性工作來抓,把法治教育納入公民素質教育。
人民網鄭州4月20日專電 近日,河南省社科院舉行社科界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理論研討會,相關專家分別就全面依法治省重要舉措的豐富內涵進行了討論、交流,討論就“黨員干部、普通公民如何去做、司法部門如何讓主導”等達成了廣泛的共識,為引導全省廣大干部群眾正確理解,積極投身依法治省實踐提供了寶貴的理論依據。
河南省社科聯主席李庚香在會議上表示,當前法律法規日趨完善,依法治國能力加強,但還有些行政部門不依法行政,部分司法部門裁判不公等問題出現。為更好推進依法治省,應當增強公民法治認同感,一方面從黨員干部做起,做好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弘揚法治精神,另一方面,要把全民普法、守法,作為長期性、基礎性工作來抓,把法治教育納入公民素質教育。
會議強調,司法不公對社會不公具有破壞作用,相關司法部門應當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改善司法管理和司法權利運行機制,規范行為并加強活動監督,守護司法公平正義防線,促使全社會快速形成信仰法律的氛圍,促進全面依法治省早日落實到位。
參會代表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張光輝表示,此次會議,就是要教育引導人民主動守法、用法并成為一種習慣,以法治思維和方式思考解決問題,讓人民自覺的從自己做起,遵從法律,把法律作為衡量自己行為的準則,把守法作為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永遠跑不出法律范圍。
會議最后強調,實現依法治省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配合推進。當全社會都把法治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法治社會就會形成,依法治國的要求才能真正實現。(時巖 王川)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