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慈善可以提升品牌,收獲信賴,贏得市場,增加效益,擴大規模。企業效益和規模的壯大,又可以助力慈善公益。如此,則企業可以駛上發展與公益相攜共升的良性循環軌道。
2018年8月11日,中國慈善總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企業觀察報社等單位在北京召開第二屆中國企業慈善公益發展戰略專家研討會,宋向清應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講。該演講內容已被中新社摘錄刊發,本文根據錄音整理,并摘要刊登。
今天我講四層意思。第一,中國慈善公益事業有進步,而且進步很大。第二,中國慈善公益事業有差距,而且差距不小。第三,做慈善公益事業有成效,而且成效非凡。第四,做慈善公益事業有辦法,而且辦法得力。先講第一點。
一,縱向看,中國慈善公益事業進步很快,中國企業道德育養體系逐年完善,中國社會道德水準逐漸提高。
大家都知道,今年五月十二日,我在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大學堂發布了中國首版自然人品牌價值榜,也就是華德榜,用中華傳統價值觀作標準評出最有價值的中國人。與胡潤百富榜和福布斯富豪榜是完全對沖的,他們評的是最有錢的人,我評的是最值錢的人。開展自然人品牌價值研究在中國這是第一次,在世界也是第一次。
自然人品牌價值研究課題組在對中國企業家群體進行道德水準計量評析時發現,2016年中國500強企業涉被訴訟案件615個,被訴訟率為1.23%,敗訟率7.2%。而在2000年500家最大企業涉被訟案件是3042件,敗訟率14.9%。兩組數據對比不難看出,中國企業道德水準提升較快。
慈善公益是企業道德的一個方面,且開展慈善公益的企業信用更高,被訴訟案件的數量和敗訟率相應更低。因此被訴訟案件和敗訟率數據大幅度降低說明,中國企業慈善公益得到更多的響應和更好的普及。
二,橫向比,中國慈善公益事業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中國企業道德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
全球企業五百強涉被訴訟案件308件,被訟率0.62%,敗訟率4.4%。被訴訟案件數量比中國五百強企業減少307件,被訴訟率降低0.61%,敗訟率降低2.8%。說明國際知名企業更加重視誠信,違約現象相對較少。數據的差距至少可以提醒我們的企業,心懷慈善之念,善盡社會責任,企業更容易獲得認可,做強做大。
三,慈善公益與經營效益不矛盾,善盡社會責任與追求利潤最大化不矛盾,慈善公益是企業建立強勁盈利能力長效機制的最佳投資方式,效用非凡。
2016年中國市值500強企業涉被訟案件615件,涉被訟率1.23%,敗訟率7.2%,而同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涉被訟案件42156件,涉被訟率5.2%,敗訟率26.5%。在被訟率和敗訟率兩組數據中,市值五百強企業均小于規模以上企業,大企業為什么被訟率低,勝訟率高?顯然,與他們的道德體系建設關系密切。道德體系越完善越容易做大,也越能使自己處于更加有利的市場地位,更加有利的社會地位,更加有利的政治地位。
四,中國企業要比肩世界五百強,必須進一步強調企業公民綜合素養的打造和提升,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
慈善公益與企業效益不是想對沖,而是相助升。慈善無標準,大中小微企業,包括個人都可以做。慈善可以提升品牌,收獲信賴,贏得市場,增加效益,擴大規模。企業效益和規模的壯大,又可以助力慈善公益。如此,則企業可以駛上發展與公益相攜共升的良性循環軌道。
中國企業要打造百年老字號,要成為行業領袖,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
(一)企業之德就是兼顧國家和民族,企業和社會,員工和公民等多方面利益,不但做到不逾越法律,而且要標高企業行為準則,在法律義務之外善盡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做全民族的守護者,而不僅僅是資本方的守護者。
(二)企業之智就是要建立學習型組織和創新性結構,要向智慧要財富,向創新要動能,這是中國企業目前依然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中央提倡打造創新性企業,給足了政策支持,企業應該抓住。
(三)企業之體就是規模、廠房設備、資金、人才等,規模就是企業的塊頭,像人一樣,多高多胖等,廠房設備等就是企業的骨架,資金是血液,人才是企業的神經中樞,這些方面是中國企業最重視的,也是我們的長項。
(四)做到這三點,則全社會價值觀將逐漸歸位,全社會慈善公益事業將日益光大,所有的企業公民和企業家群體的社會責任將大幅度提升。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