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國家已經在推進農村土地集約化管理,鼓勵農村合作社進行規模化經營,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模式,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除此之外,也在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
草莓紅了,用手機掃一掃,通過溯源平臺,就知道這批草莓施過什么肥,打過什么藥,何時包裝,何時進入貨架。甚至,高檔餐廳需要最近一兩天內生的雞蛋,通過溯源體系,也能滿足這種個性化需求。
本周,廣東省商務廳調研組走訪東莞多家生鮮溯源體系試點企業,相關調研專家表示,以往溯源體系的建設由政府補貼農批市場,但成效甚微,希望能在東莞試點以企業為主體的生鮮溯源體系建設,在廣東乃至全國形成示范效應。
全程溯源來了 生鮮電商能否站上“風口”
當下,搭載“互聯網+”的勁風,生鮮全程可追溯已成為各地競相拓展的發展機遇。省商務廳調研專家認為,目前,生鮮電商雖然已進入白熱化競爭,但生鮮的消費需求尚未充分釋放出來,市場前景廣闊,生鮮電商的客戶群仍需要通過體驗感的提升獲得進一步成長。如何在有限的市場空間里憑借差異化產品、優質的服務、適宜的價格贏得消費群體的青睞,將決定未來生鮮電商創業個體的存活。
現狀
生鮮溯源體系相對薄弱
在東莞萬江一家德國品牌超市,食材從農場到餐桌的每個環節都實現了可追溯。以貨架上的一盒蘋果為例,用手機掃描條形碼,就能知道這批蘋果的生長過程,不僅是果園的名稱,還包含果園的土壤狀況,就連種植者的資料也一清二楚。同時,還能看到蘋果的加工處理過程,從采摘、挑選到包裝再到運輸,包括運輸車輛信息以及運輸溫度也能一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