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0日 08:06
來源:映象網 -東方今報
80后思考者周小平
河南衛視《中國感動》今日21:57播出
在喧囂的網絡世界 有多少人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而在網絡的紛繁復雜的洪流中 他和他的世界觀巋然不動
他呼吁人們不把網絡當做“垃圾場” 隨意拋撒惡意言語
兩個月前,網名為“周小平同志”的博主在新浪博客里寫了一篇《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的近萬字文章,在網絡中引發轟動。這個“周小平同志”實際上就是時評人周小平。他有怎樣的經歷?為什么會寫這篇文章?今晚,周小平做客河南衛視《中國感動》。在節目組編導的眼中,他就是個懂得思考的80后帥小伙,在節目現場,他又會說出怎樣的觀點?
□東方今報記者 趙珈
●“不要辜負”來源于“校長事件”
在《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的文章中,周小平提及了PX項目、大氣污染、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等網絡熱點話題,他表示,人們不應該在網上一味地批評,不要被網絡上所謂的“公知”所誤導,要多讀史書,形成自己的思考。“中國就像一個飽受指責但自強不息的農村孩子,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滴地改變著人們對他的印象……這種規模的滄桑巨變就已知的人類歷史而言,絕無僅有。”
在《中國感動》節目現場,周小平講述這篇文章誕生的過程。“有很多人在網上揭露所謂的社會‘陰暗面’,但是我覺得事情沒這么簡單。在教師節前后,‘禽獸校長’的新聞越來越多,人們已經不是在談論某一個事件,而是轉向對這個行業的攻擊,網絡輿論像是被什么在操縱著。”周小平說,自己曾經也是隨波逐流的網民中的一員,看書和思考給了他不一樣的視野。
●他的思考 都因為“被逼著看書”
寫《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前,周小平用了幾年時間閱讀了《資治通鑒》、《歐洲史》、《亞洲戰爭簡史》、《歐洲戰爭簡史》、《臺灣史》、《聯邦論》等書,他的世界觀形成了。“在如今這種輿論形勢下,我卻無法再保持沉默,因為眼見身邊的人一個個逐漸被微博催眠,被雜志報紙和暢銷書侵蝕,一個個漸漸滑向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深淵時,我不得不憂心忡忡。”在周小平看來,網上所謂的“公知”,正在把人們引向另外一種方向。
在《中國感動》編導的眼中,周小平就是一個隨和的80后帥小伙,卻有著和年齡不符的新穎觀點和淵博學識。周小平說,這都是從小自己“被逼讀書”的緣故。“家里人從小就‘逼’著我看書,從兒童讀物、《故事會》,到財經雜志。到后來,我自己開始看一些歷史、政治方面的書。我們都是普通人,但堅持一件事情久了,也會有所成就。”
就像他在文章中寫的一樣,“這世間上沒有容易獲得的東西,歷史和政治常識也不例外。如果你不讀書,沒有人能幫得了你。如果你以為微博上、雜志上、暢銷書上那些夸張的、驚悚的、匪夷所思的或者讓你拍案驚奇的東西,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那么你永遠都無法真正地認識這個世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