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站區:科技支撐促進轉型
河南日報訊 1月12日,和記者漫步產業集聚區經三路上,焦作市中站區區委書記鄭連武信心滿滿:“這條經三路,短短3公里就集中了5家上市公司、3家股權交易企業,周邊還扶持了擬上市企業2家、后備上市企業6家,他們的引領帶動作用,讓我們對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目標充滿信心。”
焦作市最早的煤礦就建在中站區。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如何走出困境、再續輝煌?中站區委、區政府以“三個干什么”實踐討論活動為契機,要求全區上下進一步明白“清楚應該干什么、思考能夠干什么、看看工作干成什么”,知恥而后勇,謀定而后動,靠科技支撐、創新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轉變帶來活力。中站區轄區總面積只有162平方公里,目前已經集聚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無機氟化工領軍企業,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的鈦白產業龍頭企業,離子膜燒堿生產基地、多晶硅生產基地、鋰電池研發生產基地,總投資14億元的武鋼焦作鐵路物流園、萬里物流園建設項目也落戶該區,
帶動10萬余農戶致富,促進農民增收4.5億元。與此同時,他們積極引導相關產業集聚,打造出了食品工業和現代醫藥兩大主導產業,產業集聚區被工信部授予“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最新數據表明,2012年,湯陰縣經濟逆勢上揚,預計全縣財政預算完成5.2億元,同比增長30%,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增速達18.1%,位居安陽市各縣(市、區)第一。
去年,安陽市委、市政府出臺文件:全力支持湯陰縣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示范縣。這對湯陰縣來說,無異于快馬加鞭。要讓快馬繼續快跑,必須有一個大的推力,這個推力從哪里來?湯陰縣領導班子把目光投向目前正在安(陽)湯(陰)一體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中華路”。
“中華路”原為安陽市區東部一條南北向的快速通道。去年初,安陽市將“中華路”向北延伸至省界處,向南與湯陰縣城連為一體,“中華路”正式改名為中華大道,“安湯一體化”建設因此風生水起。
重新審視中華大道,湯陰人發現:向南,與鶴壁市僅20公里;向北,安陽與邯鄲兩市不到30公里,更令人欣喜的是,邯鄲市正將一條名叫“中華大街”的市區大道向南延伸。
“如果中華大道向南打通到鶴壁市,向北與‘中華大街’相連,那么,一條北連邯鄲,南接鶴壁,橫貫安陽、湯陰長約70公里的‘城市走廊’將就此形成,把經濟實力雄厚的邯鄲、安陽、鶴壁三市和湯陰縣連為一體,位居重要節點上的湯陰縣將成為其中的重要支撐,并將因此而受益無窮。”縣委書記唐獻泰神采飛揚地說。
投資達30億元的三木涂料工業園正加快實施建設。
高新技術企業在中站區的集結,帶來了新的管理理念、先進的技術裝備,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可能。河南佰利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鈦、鋯精細粉體材料研發制造,出口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該公司有近20項金紅石型鈦白粉關鍵技術,獲得專利20余項。中站區有6家企業主持或參與制定(修訂)國家、行業標準69項。多氟多、佰利聯等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同時也是產品市場的“統領”者。
截至目前,中站區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實現了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姻,共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家,國家認可實驗室1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個,博士后研發基地3家。全區企業通過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企業快速轉型升級,有力地拉動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記者李建華 通訊員李學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