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317個行政村41萬農民喝上“安全水”
河南日報訊 (通訊員張曉霞 袁利杰李笑民)“賣騾子賣馬,不賣給張莊司馬。”這句順口溜是昔日內黃縣城關鎮張莊村、司馬村飲水不安全狀況的真實寫照。如今走進這兩個村莊任意一戶,只要擰開水龍頭,清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當地村民風趣地說:以前是苦咸水,現在是“礦泉水”。
這兩個村的變化,得益于內黃縣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內黃縣地處黃河故道,境內形成了大面積的苦咸水、高氟水,全縣不少村莊飲用水不達標。近年來,內黃縣累計投資1.24億元,在全縣農村新建和擴建15個大型集中供水廠,以及配套管網建設,解決了317個行政村41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省水利廳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廣。
該縣還規劃了52條28萬米供水主管網,各相鄰水廠相互連接,并預留沿線各村的供水口,解決了因停電、維修、供水設施故障造成的停水問題,確保全天候供水。
內黃縣政府還投入50萬元建立維修基金,具備供水規模的水廠從水費中提取10%的維修基金,確保農民飲水安全工程長期發揮效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