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成為我省審批事項最少的省轄市之一
南陽務實重干 發展持續提速
清理廢除行政審批事項四百七十項,成為我省審批事項最少的省轄市之一
河南日報訊 (記者史家軒 闕愛民 方舟)3月的南陽盆地春寒料峭,但以南水北調中線建設和全國農運會兩大“國字號”工程為代表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卻是熱火朝天、緊張有序。
去年,16.2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遷安到位,“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在靜悄悄中順利實現;而今,農運會各項籌備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主體育場、游泳館等悄然崛起,與之配套的各項城市設施建設陸續完工。
加快南陽發展的系列重大舉措皆在悄無聲息中進行:沒有剪彩、沒有典禮,大批重大項目陸續開工。2011年19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1.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21%;222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90.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31%。在全省重點項目暨產業集聚區建設工作會議上,南陽市被授予“全省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剛剛結束的“百名閩商進南陽”活動,一次就簽下116億元的大單。
2月16日至19日,蒞臨南陽調研的省委書記盧展工,用“三個正在持續”“四個突顯”,對南陽在“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上的生動實踐和探索,給予了高度評價。
對南陽變化感受最深的,當然還是外來投資者。南陽娃哈哈昌盛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澤民感慨地說,去年下半年至今,是娃哈哈2003年開始在南陽投資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個時期。去年7月開工的一條生產線,今年1月就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作風變了,效率高了,環境好了,這是企業高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市委書記李文慧介紹說,南陽這種良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去年以來在全市干部中開展的“轉方式、正風氣、提效能”活動,著力解決干部狀態問題,即從整頓干部隊伍、轉變干部作風入手,調動廣大干部“做”的積極性,靠“做”來解難題,靠“做”來求落實,靠“做”來促發展。這一活動在南陽最終外化為各級干部共同參與的一場靈魂燭照、精神提振的集體行動。
干部精神的提振,干部作風的改變,老百姓看得最明白。
當地一家企業經理說:“以前去辦事,有時免不了要找熟人、托關系。現在不同了,管理者都是主動上門服務。”
不僅如此,該市還從根本上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南陽原有行政審批事項多達712項,高居全省前列。在“轉、正、提”活動中,(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一舉清理廢除470項,僅保留了242項,成為全省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幾個省轄市之一。
為給重點項目建設和產業集聚區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他們對產業集聚區實行封閉運行、授權審批、承諾限時、聯審聯責,過去需要經過園區、區、市三級申報,耗時兩三個月甚至半年的審批手續,現在兩周就可辦結。
各產業集聚區還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服務水平。新能源產業區推出“三零一代辦”服務:讓企業與職能部門“零接觸”、企業與周邊群眾“零接觸”、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零投入”、幫企業代辦一切審批項目等。
如今的南陽,正緊緊抓住中原經濟區建設、兩大“國字號”工程和省政府支持南陽加快發展的相關文件等重大歷史機遇,堅持以項目統攬經濟社會各項工作,以務實發展、求實重干的作風,加快推進中原經濟區南陽主體區建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