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省各級黨組織采取多項措施,認真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黨的執政基礎更加堅實。
黨的基層組織體系不斷健全
10年間,適應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我省各級黨組織積極探索更加務實管用、靈活便捷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大幅拓展。
在農村,通過“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按地域組建、依托行業協會(專業協會)組建、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項目、樓宇)上;在外出務工經商黨員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動黨組織。黨的十六大以來,全省基層黨組織數由183364個上升到202036個。
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一系列創新引人注目:選派14860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建立省級非公企業“雙強六好”示范點,普遍建立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臺賬……
在宇通集團、瑞貝卡集團、圓方物業這些我省知名的非公企業,寬敞明亮的黨員活動室里,電教設備、黨建工作板面、活動器材等一應俱全,黨員們有了自己的“家”。在許多律師事務所,律師黨員的胸牌引人注目。在律師行業的帶動下,一大批社會組織先后建立起了黨組織。
黨的基層組織工作力量不斷加強
加強基層黨組織,關鍵是要選優訓強帶頭人。黨的十六大以來,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培養選拔、管理方式不斷創新,有力增強了黨的基層組織工作力量。
在農村,用“兩推一選”的辦法選舉產生村黨組織書記,推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以及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以抓好村黨支部書記“一定三有”為切入點,著力解決村干部的報酬待遇問題;選派7415名優秀機關干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建立農村“六大員”制度;大力培養選拔“雙強”村黨支部書記;加強和改進村轉社區、新型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強對大學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創業扶持。
目前,全省村“兩委”班子中“雙強”帶頭人占79.6%,91.2%的村黨支部書記達到“雙強”標準,71.2%的農村黨員成為“雙強”黨員。
在城市社區,以“三有一化”為抓手,梯次推進城市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實現了有人管事、有處議事、有錢辦事、辦好實事、協同理事。
在機關,加大黨員干部培訓力度,健全了黨組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機關黨委綜合協調、廳局長“一崗雙責”的機關黨建工作責任體系。
在國有企業,爭創“四強”黨組織、爭做“四優”共產黨員活動,提升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推動了國企的科學發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