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08:07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記者 劉長征
通訊員 馬思遠/文 邱琦/圖
日前,省公安廳下發《關于印發全省車管所規范管理強化服務爭創示范窗口單位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意見》),涉及了15項車駕管方面的便民舉措。如網上預約駕考、免費導辦、路考全程視頻監控等。
省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意見》涉及的15條便民措施主要是針對目前駕駛人考試、機動車檢驗等容易出問題的崗位和環節加強監督管理,進一步對車駕管業務進行規范,正視老百姓對車駕管服務的訴求,開通多渠道、全方位的便民服務,提升車管所的服務品質。
◎業務后臺轉
決不讓群眾跑第二趟
《意見》要求:
對群眾的咨詢和業務申請,車駕管民警要當場予以答復或辦理,做到“四清”,即咨詢一次講清,表格一次發清,材料一次審清,內容一次理清。對申請材料齊全并符合法規要求的,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辦結。對手續不全的,開具退辦單,一次性告知補辦事項,不讓群眾跑第二趟。群眾今后辦事也只用面對前臺工作人員,“一窗式”綜合業務受理材料,所有業務在后臺傳遞。
此外,省公安廳要求各地車管所統一設置疑難業務集中處理窗口,集中受理、解決群眾辦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
新規解讀:
省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項措施主要是針對車管所業務大廳的管理而制定的,推行“一窗式”服務模式,既避免了群眾排隊等候,又解決了群眾不熟悉辦事規定、流程等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車管所業務量不斷上升,一些邊緣問題和復雜的疑難業務越來越多,以前都是老百姓自己去處理,有時候往返多次都辦不好,難免有怨氣和牢騷,設立疑難業務集中處理窗口,就是為了填補這項服務空白。
今后,凡是涉及群眾無法正常辦理機動車、駕駛證相關手續的,需要跨轄區、跨部門協調解決的等疑難事項,群眾可到“集中處理窗口”辦理。疑難問題窗口受理后,能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請示,協調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解決,不得向外推諉。
◎條件適合將開通手機車管所
《意見》要求:
全省各地要加強互聯網網上車管所建設,最大限度地增加網上服務項目,并開通實名微博、QQ、微信公眾平臺,適時開發手機客戶端,以開通手機車管所等形式,方便群眾咨詢、辦理、預約考試等車駕管業務。
新規解讀:
省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我省18個省轄市均已開設網上車管所,可以咨詢、查詢、辦理機動車及駕駛人交通違法交款、網上選號、機動車所有人及駕駛人變更聯系方式等業務。鄭州、安陽等地已開通駕駛人考試網上預約,駕校的學員可以隨時查詢自己的考試成績及考試狀態。
該負責人表示,將來有條件的車管所將開通郵政代辦業務、開發相應的智能手機客戶端軟件,讓老百姓坐在家里就能享受車管所的便民服務。
◎明年元旦駕考全程視頻監控
《意見》要求:
2014年1月1日前建成駕駛人考試監控中心,實現考試全省聯網全過程音視頻監控,所有考場數據庫服務器實行集中管理。2014年3月1日前,科目三實際道路要全面實現智能評判與人工評判相結合的考試方式,減少人為因素干擾。凡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暫停考試業務。
新規解讀:
省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簡單地說就是在科目二、三每個考試項目中,都要隨機拍攝兩張以上考試過程中的照片實時傳輸至考試監管平臺,系統自動評判考試行為后,考試成績才算合格。考試過程中音視頻監管系統發現無視頻信號、遮擋攝像頭、考試舞弊情形的,將暫停或取消該考生的考試。
同時省交警總隊還要通過考試過程音視頻監管系統遠程實時點播功能對考試過程進行巡視抽查監控,發現違規行為的,將暫停某一考場的考試,并進行責任倒查。
◎考試員須全程佩戴執法記錄儀
《意見》要求:
從2014年1月1日開始,所有考試員在考試過程中必須佩戴使用執法記錄儀,確保考試過程和每個環節都實現同步錄音錄像,并及時固定音頻視頻證據材料,按規定保存和管理。不使用執法記錄儀的,取消考試員的資格。同樣,審車時的查驗員也要全程佩戴執法記錄儀。
新規解讀:
省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使用執法記錄儀,就相當于在考試員頭上戴個金箍,時刻提醒他們牢記考試工作紀律,嚴格執法。”這既是對考試過程的記錄,同時也減少了考試員對考試評判的隨意性,增加了駕駛人考試的透明度。目前多數省轄市的汽車類考試中,考試員已按規定使用執法記錄儀,并按照要求集中保存數據,數據資料至少要保存三年。
而查驗員全程佩戴執法記錄儀可以對查驗過程、重點查驗項目進行視頻或者圖片采集記錄,將杜絕車輛不到場查驗、隨意減少查驗項目、降低查驗標準等人為因素。民警即使不在現場,也可在后臺監控有查驗員資格的工作人員操作。
其他便民措施亮點
◎通過媒體及網上車管所,建立駕駛培訓考試質量發布平臺,通報考試質量情況。
◎考試員要定期實行交流輪崗,嚴格執行各項考試標準,公正評判。
◎一律不許通過非正常手段變相指定號牌號碼,一律不許截留“三連號”等所謂“吉祥號”。
◎車管所領導每天值日接待群眾,并公開領導接待具體時間和地點,為群眾提供交管咨詢,解答疑難問題,接受群眾投訴、舉報。
◎各地設立免費導辦服務,簡化業務辦理程序,方便群眾辦理業務,認真查處辦公場所及周邊和網上非法中介活動,依法從嚴打擊內外勾結和冒名欺騙詐財行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