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0日 08:49
來源:東方今報
近日,突如其來的H7N9禽流感疫情,令不少市民將雞鴨禽蛋拒之桌外。昨天,鄭州市二七區三興養雞場的養雞大戶高振勇心急如焚,原來10塊錢一斤的雞蛋,現在二三塊錢一斤仍滯銷,許多養殖戶損失慘重,他想問:同受禽流感影響,為何賠雞不賠蛋?
□東方今報記者 夏寒/文 劉棟杰/圖
【無助】
雞蛋賠本賣仍滯銷 養殖戶每天虧6000余元
昨天下午2點,東方今報記者來到鄭州市新密路侯寨附近的三興養雞場。場長高振勇正面對堆放如山的雞蛋發愁,一臉憔悴。
走進倉庫,里面整齊碼放著長、寬約3米,高約半米的雞蛋。“這些都是賣不掉的,已經半個月了,像這樣滯銷的雞蛋整個養雞場還存放有3處。”老高說,以前這雞蛋批發賣10塊錢一斤,現在二三塊錢一斤賣,仍剩余大部分沒人要。
自從國內爆發H7N9禽流感疫情,老高的養雞場生意就“與日俱減”。河南出現第一例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后,生意更是一落千丈,每天損失6000余元,一直持續到現在。
眼下,老高還有一批將要賣老換新的蛋雞無處可賣。“這批蛋雞養了一年多,現在大多不產蛋或者產蛋量很少,得賣了換新的,可肉雞根本就賣不出去。”他說,這些雞一天得吃掉約5000元的飼料,實在養不起,打算把這些蛋雞送人或直接埋了。
養雞場開了30多年,老高總共養了約6萬只雞,每天能產2噸多雞蛋,遇上今年禽流感后是損失最嚴重的一次,大約賠了200余萬元。由于過度焦慮,老高這幾天發起高燒,家人都勸他放寬心,會好起來的。
隨后,東方今報記者走訪了附近幾家養雞場,發現幾乎每家養雞場都處于虧本經營的狀態。無奈之下,有的養殖戶只得考慮將雞蛋做成變蛋銷售,以減少損失。
【聲音】
補貼政策暫不含蛋禽類 養殖戶認為不合理
在此局面之下,各地應對禽流感疫情補貼家禽業的政策紛紛出臺。
昨天上午,附近玉龍養雞場的老板趙女士撥打鄭州市畜牧局電話,打聽河南省應對禽流感疫情補貼家禽業的政策。本以為補貼政策可以幫助自己減少損失,沒想到工作人員說,補貼政策的文件暫沒有提到蛋禽類的補助。
趙女士說,自家養雞場養的是蛋雞,飼養時間長,防疫程序多,風險也大。蛋雞大概要養一年多時間,而肉雞四五十天都能養成賣掉。所以,她認為應對禽流感疫情補貼家禽業的政策沒有對蛋禽類的補助,不太合理。
目前,趙女士的養雞場里還有1.5萬多只蛋雞,每天最少需喂近2000元的飼料。趙女士粗略算了一下,這批蛋雞還要再過3個多月才可以產出質量高的雞蛋,如果到時候雞蛋價格依舊如此之低,損失會更慘。
【期盼】
多數蛋禽養殖戶
希望得到政策幫助
昨天下午4點,東方今報記者撥打鄭州市畜牧局電話,對方解釋說,補貼政策的確暫不含蛋禽類。
經了解,補貼政策針對深受影響的種禽場,財政部門以2013年4月底存欄在產種禽(雞、鴨、鵝)數量為依據,對每只種禽補貼10元,補貼資金由省、市、縣財政按照一定比例負擔;對規模較大的家禽養殖場,以4月底實際存欄青年禽、成禽為基數,對單批存欄2000只以上的家禽養殖場,給予養殖戶一次性補貼,具體補助標準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定,資金主要由市、縣財政負擔。
“1997年也曾遇到禽流感疫情,當時一只蛋雞補幾毛錢。不管補多補少,最起碼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幫助,今年的政策讓人很失望。”趙女士說。
與趙女士有相同看法的養殖戶有很多,他們都認為養殖蛋禽同樣因禽流感疫情損失慘重,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補助和支持。看著活蹦亂跳的成熟雞,看著滿臉愁容的養雞人,真心希望禽流感早些過去,讓雞鴨重回我們的餐桌。AC
雞蛋難賣每天虧6000余元,養殖戶打算把雞送人或埋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