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7日 08:42
來源:東方今報
26日是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發生后的第七天,也是地震遇難者的“頭七”。為悼念地震遇難同胞,四川省政府決定,2013年4月27日為全省哀悼日。
27日,四川省將停止公共娛樂活動,8時2分起,全省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船舶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按照中國人“燒七”的習俗,從逝者卒日算起,喪家每隔7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共有7次。然而記者在雅安市蘆山等地了解到,當地有“逢七不燒七”的風俗,一些遇難者家屬已在逝者卒日七天前燒紙祭奠親人。
據統計,截至24日18時,四川蘆山地震已造成196人遇難、21人失蹤、13484人受傷,其中重傷995人。其中,雅安8個縣有176人遇難、19人失蹤、12030人受傷,其中重傷995人。
據新華社
■ 聲音
像援救生命一樣援助留守兒童的心
“社會、家庭和學校應高度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像生命救援一樣對他們進行心理援助。”正在蘆山地震災區進行中小學生心理研究工作的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助理劉正奎、副研究員祝卓宏26日接受采訪時表示,遭受地震的創傷,原本就心理問題突出的留守兒童,很容易成為災后應激障礙的高危人群。
與四川大多數農村地區一樣,地震災區的留守兒童比重較高,擁有500多名學生的蘆山縣龍門鄉隆興中心校,留守兒童近80%。“經受地震等災難后,有的會亂發脾氣,還有的容易出現網癮、逃學、害怕分離等。如果一些父母再度外出打工,留守兒童與父母再次分離,這對正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們造成更大的心理打擊。”
劉正奎、祝卓宏建議:一是在災后重建過程中充分吸納和利用本地勞動力,使青壯勞力盡量留在家鄉就業,創造機會讓父母與孩子在一起;二是推動心理援助進入學校;三是災區學校廣泛開展心理疏導、團體活動和娛樂游戲等,消除孩子們的孤獨感;四是廣泛利用社會資源,建立災區兒童之家。
據新華社
■ 質疑
雅安3縣上報損失為上年GDP的21倍
雅安三個重災縣公布高達1693.58億元的經濟損失數值,該值是其上年GDP總和的21倍,震中蘆山上報經濟損失851.71億,為上年GDP的40倍,數值之高引起外界爭議。寶興縣24日發布的數字比22日晚的數據增長了幾十倍。
21世紀經濟報道
已治愈4924名傷員
國家衛生計生委26日通報,截至當日12時,四川現有住院地震傷員1516人,其中危重癥43人、重癥69人。住院傷員較25日減少66人,危重癥減少1人,重癥增加6人。
目前,四川累計住院治療6440人,已治愈出院4924人。據新華社
記錄余震5086次
據中國地震局網站消息,截至26日16時,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共記錄到余震5086次,其中3.0級以上余震112次,包括5.0~5.9級4次,4.0~4.9級21次,3.0~3.9級87次。人民網
紅會收到6億賑災款物
截至2013年4月26日17:00,全國紅十字會系統共收到社會面向雅安的捐贈款物60939.43萬元。其中,總會收到社會捐贈款物9180.54萬元,累計撥付捐贈款物14155.42萬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網站
■ 新華時評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寫在蘆山地震第七日
26日,是蘆山地震第七日。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深切悼念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中罹難的親人、在抗震救災中犧牲的同胞。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慘痛的時刻——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七級地震襲擊了剛剛開始一天忙碌的人們,頃刻間地動山搖,讓生命隕落、家庭破碎,數十萬人身陷災難之苦。
這是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之后,又一次襲擊中華民族的災難。生離死別如此猝不及防,在我們的記憶中再次刻下一道難愈的傷痕。
不能忘卻這次救災中的大愛真情。在蘆山,8歲蘆山男孩徒手2個小時挖出被埋妹妹;在成都,當血庫無法滿足用血需求時,“90后”們挽起衣袖成為獻血主力;在全國各地,企業、個人積極為災區人民捐錢捐物,食品、藥品、帳篷、醫療器材等緊急救援物資源源不斷運往災區。無論是災區人們自救的堅強,還是社會各界展現的關愛,都讓我們為之感動。這種大愛和堅強正是民族生生不息所在。
我們同樣不能忘卻災難對我們的啟迪和教訓,進一步完善抗震救災體系。
感念逝者,激勵來者。那些不能忘卻的,證明生命的美好能夠戰勝死亡的力量。讓我們超越災難,凝聚起更大力量,繼續前行。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