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7日 15:12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新聞觀察員 李春曉
世相語錄
楊燕綏:
退休年齡不變,但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推遲到65歲,在退休與領取養老金這段期間,可以男做義工女洗衣服。
點評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的奇思妙想,是坐在辦公室里瞎搞,徒增笑料。研究制度可行性應立足百姓得失,罔顧公眾利益的制度設計,只會落得民怨紛飛難以善終。
張曙光: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這片國土上,你要做官員,就要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凈。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訓。”
點評 9月10日,張曙光在庭審陳述中這樣說。作為一名技術官僚,張曙光直接將昔日夢想稱為“高鐵夢”。反思是很好,但是這反思為何不是在任上而是在監獄里呢?
王旭明:
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
點評 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此說,雖遭遇不同聲音,但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那么,如果小學英語教育無法取消,能否改變教育模式,讓其回歸語言本質。
微博臉譜:大V眾生相
擁有廣泛影響力的“大V”(微博認證知名用戶),在最近一個月成了最重要的警誡及批評對象。這個中國互聯網深具標志意義的新生群體,正面臨誕生4年來所未曾有過的挑戰。
9月13日,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的網絡大V“薛蠻子”對自己的網絡行為進行了反思。
薛蠻子說,擁有千萬粉絲后,每天求他轉發的信息有三五百條,私信上千封,隨手回復或者轉發,“就像皇上批閱奏章一樣”。并且,“覺得自己是大V了,可以擺擺老資格了,即使說錯了也有粉絲出來‘護主救駕’。”
這就是網絡江湖的叢林法則——黑的白的,大V說了算。誰吸引眼球,誰掌握話語權。
此外,13日微博還傳出網絡大V董良杰于9月11日在江蘇蘇州被北京警方網監部門帶走,疑涉嫌網絡造謠。目前董良杰的家屬已確認上述消息。董良杰曾多次發出“駭人聽聞”的微博,包括“中國的自來水廣受避孕藥污染”、“鉻膠囊久服必致癌”等。
此前的9月12日,潘石屹上央視講了自己的“網絡之旅,大V心路”。面對尖銳問題,他數次口吃。他說:“我我覺得作為大V吧,粉粉粉粉絲量比較高的人,他應該更嚴格地要求自己。你要是特別隨意的話,造成的社會影響和危害就會比較大”。
顫抖的話音、不自然的表情,觀眾普遍認為潘總緊張了。可是,見慣了采訪的他緊張什么呢?
你看,網絡大V的臉,一直在改變。對于微博所構建的新型虛擬廣場,上海大學副教授李明亮這樣評價:“大V處于輿論場的金字塔尖。”
不少大V,一句話頂一萬句,網絡大V從互聯網這個新平臺中獲得了某種權力。他們從傳統媒體中分走了一部分話語權。正是這些大V和普通網友的合力,打破信息傳播的壟斷壁壘,改變公共領域的話語格局。
那么,是不是大V已近黃昏?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韻公斷言:網絡大V們對社會真的沒什么貢獻,要成為名作家必須有很好的文學作品,專家要有好的學術專著。網絡名人在網絡上肆無忌憚地說話,缺乏真實性,發布的任何信息只要能吸引眼球,一切就夠了。
然而,這個觀點很多人都不認同——沒有大V,微博將缺乏生命力。盡管這些大V的話語混雜了商業利益、私欲和嘲笑聲,眾聲喧嘩,但是,大V將一直存在,他們還將走下去,換一張面孔,或者換一種方式。
不過,在繼續走下去時,“薛蠻子”的話應當成警語:“網上的聲音沒有監督、沒有規范、沒有警示……在不斷的追捧聲中,我的虛榮心逐漸膨脹,進而就忘乎所以,誤導了網民對事件的認識和理解,引發了不滿情緒的宣泄,忽視了作為一個網絡大V應盡的社會責任,帶來不良示范效應。”
“房叔”受審 非關“房事兒”?
12日,備受關注的“房叔”涉嫌受賄案在廣州市海珠區法院一審宣判,蔡彬受賄275萬元,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但在庭審中只提到兩套房產,對此,檢察機關表示,目前掌握的證據顯示,“房叔”受賄與其房產的關系不大……“房叔”判刑了,他的腐敗與房無關,讓人想不通看不懂。“房叔”被判,導火索是被網民扒出擁有22套房產,紀檢部門在2012年也已查實。這剩余的20套房產去哪了?如此巨額房產,是否來源合法了呢?
面孔排行榜
姚纓英 張振躍
大學教師的本質是教學
在剛剛過去的教師節,浙江大學的姚纓英、張振躍分別獲得了學校頒發的“心平獎”,一人100萬元。對于這兩位30年堅持在本科生教學一線的教授來說,這個獎的珍貴,不只是因為巨額的獎金,而是因為這是由全校本科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投票評出、專門獎給“課”上得最好的老師。
眼下,不斷晉升職稱進而成名、致富,重科研等,似乎早已成為一些教師、教授中流行的風氣。但如此風氣下,姚纓英卻成了學生們眼中的“姚媽”;而張振躍的課堂,總是被學生擠爆,這說明一個道理:教師,仍是教為先。
褚樹青
允許拾荒者進圖書館的館長
無論拾荒者,還是流浪者,所有人都可以走進“公共”圖書館,平等地成為一名讀者,唯一的要求是先把手洗干凈。這樣的理念,杭州圖書館館長褚樹青已經堅持了10年。而今年夏天,流浪者的增多還是引發了一些市民的不滿,對此,褚樹青拋出的依舊是那句經典的回應:“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選擇離開。”
知識面前,人人平等,從來不該是句空話,而對于獲取知識困難的弱勢群體來說,免費圖書館更是尤其重要。網友贊其是“史上最溫暖圖書館館長”,說明人們的觀念正在轉變。但同樣值得反思的是,這場風波是否也說明,開放平等的精神,已經成了稀缺資源?
王菲 李亞鵬
傳奇不再 與“應否相信愛情”無關
他們離婚了。“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我還好,你也保重”,王菲這條共計16個字外加一個笑臉符號的微博,3小時轉發48萬、評論22萬,12小時轉發67萬、評論35萬,成為難以打破的一項紀錄。
從李亞鵬所說的“我要的是家庭,你卻是傳奇”,也許人們會借此事件,思考如何對待婚姻中的愛情。有人高呼“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不過,網上傳的一個段子可做回答——青年問禪師:“王菲和李亞鵬離婚了,是否愛情本不存在?”禪師指著一把木槌對青年道:“看看它你就明白了。”大師的意思是:人家離婚關你槌子事。
王衛華
走失的女公務員不能一辭了事
廣州市審計局外資與農業資源審計處副處長王衛華因赴比利時半年不歸,近日被辭退。與官員“外逃”不同,據了解,王衛華被辭退是因私人原因。知情人員說:“她嫁給了比利時人,不想回來了。”因其單位有“外資”名頭,她出國未歸之事引人遐想。
《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曠工或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15天。在辭退之時,有關部門也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審查其在職時期是否有違法犯罪行為。看來,目前若無翔實的信息披露,“外嫁不歸”與外逃,也只能是“傻傻分不清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