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9 06:32:00 來源:鄭州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10月8日,鄭州市民遮擋口鼻騎行。 新華社發
本報訊 記者8日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鄭州市秋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鄭州市未發生大面積因焚燒秸稈造成大氣污染事件。
積極營造宣傳氛圍
鄭州市召開秸稈禁燒專題動員會后,各縣(市)、區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欄、橫幅標語、宣傳車、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建立巡查、督察組、禁燒瞭望哨、監督崗強化監管。其中,登封市簽訂《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承諾書》3萬余份;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地宣傳力度大,禁燒標語到村組;金水區印制3萬本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宣傳冊分發給轄區居民。中牟縣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過腹還田、生產沼氣、食用菌開發和生物反應堆肥等技術,激發廣大農民綜合利用秸稈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強化秸稈綜合利用
登封市秸稈還田每畝財政補貼10元,金水區秸稈還田每畝財政補貼20元。新密市對50個收購農作物秸稈及林業剩余物的加工點,收購量達到300~1000噸以上的,分別獎勵1~3萬元;對自籌資金建秸稈收購加工點和青貯窖池,投資10萬元以上的,給予3萬元補貼;對龍頭企業年收購消化秸稈2萬噸以上的給予適當獎補。登封市潁陽鎮設5個秸稈回收點和1個農機專業服務隊;大金店鎮河南三木綠源畜牧養殖有限公司投資180余萬元新購大型青飼料收獲機6臺、鍘草機7臺、秸稈揉絲機2臺,大量回收青貯農作物秸稈。據統計,全市通過秸稈機械直接還田、青貯、回收壓塊等方式使三秋作物秸稈機械綜合處置率達到93.85%。
加大執法巡查力度
針對秸稈禁燒工作量大、范圍廣、時間長、任務重的實際,市禁燒巡視組、督察組成員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深入基層田間地頭,認真履職;各組采取明察和暗訪相結合的形式對所分包縣(市)、區進行督導檢查,并堅持日報告制度;各縣(市)、區禁燒辦督察組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巡查密度。
嚴格落實獎懲措施
中原區對沒有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的,對各辦事處按每畝20萬元額度上劃財力處罰;中牟縣將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納入鄉(鎮、街道)年終目標考核和干部歷練考核,出現焚燒現象并被省市查處的取消其年終評先和干部提拔任用資格;新密市對秋收結束后沒有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綜合利用,仍存放在田間地頭的,對有關鄉(鎮、辦)按每畝(1噸)5萬元額度上劃財力處罰。目前,我市已發現兩起焚燒秸稈事件,市禁燒辦迅速給予了經濟處罰和全市通報。
舉報焚燒秸稈有獎
據了解,由于氣象條件影響,近期連續幾日出現霧霾天氣。8日,記者專門向市禁燒督察組和氣象衛星監測了解督查、監測情況,近兩日各縣(市)區均無焚燒秸稈現象。自10日起,本報也將每天向社會公告秸稈禁燒督查、監測情況。同時,市民對焚燒秸稈現象可直接撥打鄭州市禁燒辦舉報電話 (67189860);舉報線索一經查實,市禁燒辦將給予舉報人50~100元的獎勵,并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禁煤
市區263臺燃煤鍋爐目前拆除近半
燃煤大戶整改快些再快些
8日,鄭州市環保局到訪鄭州市幾家燃煤鍋爐大戶,督促燃煤鍋爐拆改工作。鄭州市環保局污防處處長白建偉表示,面對嚴重污染現狀和即將到來的采暖季,壓力很大。同時他呼吁,還鄭州藍天白云,不是環保部門一家就能做到的,需要每個人的參與,更要大家共同努力。
城區9個監測點 4個為嚴重污染
國慶長假以來,鄭州就一直被霧霾籠罩。根據環保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鄭州空氣質量屬于重度污染,2日為輕度污染,3日、4日均為中度污染,5日、6日、7日均為重度污染。在全國污染排行城市中,鄭州一度占據榜首。
8日是長假后第一天上班,灰蒙蒙的天氣讓本來就不想上班的市民更加抑郁,大家紛紛吐槽:要成為吸塵器了!
8日14時,鄭州市區的9個監測點中,市監測點、煙廠、鄭紡機、供水公司、經開區管委會5個監測點空氣質量指數為重度污染。醫學院、銀行學校、崗李水庫和四十七中4個監測點為嚴重污染。其中,四十七中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了385。
督導燃煤鍋爐大戶 逐步改用天然氣等清潔燃料
根據鄭州市政府要求,市區燃煤鍋爐將逐步改用天然氣等清潔燃料,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實施拆除,其中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今年完成拆改,10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2014年基本完成拆改。
8日上午,鄭州環保局對燃煤鍋爐拆改工作到燃煤鍋爐大戶進行督導。
在西開發區,鄭州拓洋實業有限公司、鄭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租用了中原制藥廠的部分車間,公司有3臺75蒸噸的燃煤鍋爐,是市區的燃煤大戶。
白建偉說,根據要求,這3臺鍋爐明年要完成拆改,目前該公司方案還未出來,顯然工作進展緩慢。
運行成本高一倍左右 成煤改氣關鍵問題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有4臺鍋爐,其中兩臺已經完成了煤改氣,兩臺仍然為燃煤鍋爐,這兩臺20蒸噸的燃氣鍋爐在今年的采暖季到來之前就要啟用。
由于醫院的特殊性,需要高溫蒸汽進行消毒滅菌,鍋爐需要保留。“我們會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逐步進行更換,換成清潔能源。”該醫院后勤處副科長紀文革說。
改造燃煤鍋爐,醫院花了100多萬元鋪設天然氣管道,300多萬元用于更換燃氣鍋爐。這還只是改造成本,說到使用天然氣和煤做燃料的運行成本,紀文革估計:“使用天然氣的運行成本是使用煤的兩倍左右。”
改造需要成本,運行成本高,這也成為煤改氣的關鍵問題。
市區263臺鍋爐 拆除近一半
金水區環保局副局長彭金亮說,黃委會共有5臺燃煤鍋爐,57蒸噸,占金水區燃煤鍋爐總噸位的15%,是名副其實的燃煤大戶。
在黃委會鍋爐房督導現場,負責鍋爐運行的希國強說,燃煤鍋爐的拆改方案已經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只等審批。
根據鄭州市環保局統計,目前市區共有263臺燃煤鍋爐,目前已拆除122臺。
接下來,市環保局還將對所有區進行督導。對于在拆除期拆除不到位的,根據市政府的要求,對未完成任務的區政府進行罰款。
出現一股冷空氣 霧霾天氣會有所好轉
白建偉介紹,目前鄭州市出現的霧霾天氣,主要污染物為PM2.5。而形成灰霾天氣的三大主要污染源分別是燃煤、機動車尾氣和揚塵。
對于鄭州霧霾天氣“成也氣象,敗也氣象”的說法,白建偉解釋說,氣象是一個外部條件,人為污染是主要原因。當然,如果鄭州出現一股冷空氣,出現下雨或者刮風,霧霾天氣會有所好轉。(記者 朱華 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