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5 08:38: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原標題:驢友尋千年石碑專家“驗明正身”
2011年11月,驢友張明悟一行去房山谷積山遠足,在靈鷲禪寺附近發現一座刻字石碑,酷愛遼金經幢石刻的張明悟判斷此碑或建于遼代。10月13日,專家到場勘驗,基本確定該碑為遼咸雍六年(公元1070年)碑刻,記載遼代一場寺院訴訟的全過程,十分罕見。
千年石碑幾成普通石條
“我趴在地上往石條縫隙里看,在石條的底部邊緣發現了‘呂士金’三個字。”張明悟說起發現石碑的過程,他回家后翻看《北京地區遼金拓片集》,發現“呂士金書”可能是書中記載的一位名叫“宮士金”的刻工。
今年9月,聽說靈鷲禪寺要大修,擔心石碑被當做普通石條損壞,他再次來到靈鷲禪寺。“我找到那塊大石頭,發現刻字的一面朝上放著,碑面上長滿雜草,我把邊緣清理一下,碑面清晰地呈現出‘宮士金’三個字。”
記載罪人“臀杖拾柒”
10月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羅炤等多位專家來到靈鷲禪寺進行現場勘驗。到場后,專家根據碑文上記載的刻碑者及立碑時間,認定該石碑確為遼代記事碑。“這是一座遼咸雍六年(公元1070年)的碑刻,內容是一封判決書,記載了遼代道宗時期一場寺院訴訟過程,十分罕見”,羅炤說。
據到場專家介紹,碑文中將訴訟過程的本末記載得非常詳細,其中還包括罪人被“臀杖拾柒”的記載,“在此訴訟過程中,當時遼國的道宗皇帝兩次下旨參與意見。其內容在全國所有遼代碑刻中為唯一的一例,非常罕見。”
■ 聲音
專家呼吁保護罕見石碑
專家介紹,碑文“對于了解遼代北京地區的宗教史有重要意義,可補遼史之遺。尤其難得的是,碑文由當時的燕京遼金最著名的宮氏刻工家族鐫刻,字體雋秀”。
羅炤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對此碑予以更好保護。昨日,房山區文化委員會文管所工作人員表示,靈鷲禪寺已屬被保護的文保單位,以后將加強對寺廟內石碑等物的管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