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5 08:42:00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今年的十一長假,與往年相同的要算是各種擁堵,去也堵,回也堵,路上堵,景區堵,依舊是黃金周里的老問題。與往年不同便是有了《旅游法》的相伴,旅游業迎來了新法的首個大考。組團游價漲、自駕游火爆、本地市場優勢凸顯……《旅游法》正在促使市場重建秩序,也為出行帶來了諸多變化。
旅行社接待“喊冷”
“月收入3萬元請選擇歐洲游,月收入1萬元選擇東南亞游,月收入低于1萬元選擇國內游,月收入低于5000元選擇省內游,月收入3000元選擇郊游……”長假期間,微信里反復轉發的這條信息,帶著對旅游價格濃濃的調侃。
節后,記者從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今年十一長假團隊出游同比明顯下降。僅太原,大旅行社接待人數下降一半以上,一些小規模旅行社接待下降更加明顯,甚至難以接到游客。其中,萬景國旅接待團隊40個,接待游客466人次,同比下降80%。寶中旅行社接待22個團,游客78人,同比下降75%。
山西省旅游局行管處處長陳少卿表示,主要原因是受新《旅游法》實施與十一黃金周旺季的雙重作用,節日期間旅行社報團價格上漲,國內游線路普遍漲價三成到五成,部分出境游線路價格甚至翻了一番,游客報團出游欲望受到抑制。此外,受八項規定影響,與往年相比,旅行社接待的游客中公務團隊數量也大幅減少。
從十一長假的星級飯店接待情況來看,星級飯店的入住率普遍比上一年度有所降低。其中愉園大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85%,太重賓館客房平均出租率57.97%,水利大廈客房平均出租率65.26%。旅行社接待團隊的減少導致了星級酒店出租率下降。在客源方面,星級飯店入住的散客比例卻比往年有大幅提高,約占到入住客人的五成到七成。
大景區不敵農家樂
“假期里看著全國堵,出遠門的心思全沒了,就想在附近人少的地方散散心。”省城居民劉志的想法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一邊是團費大幅上漲,一邊是高速公路免費,使得大多數人選擇就近休閑旅游,自駕游火爆起來。皇城相府景區臨時增加了兩個大型停車場,依舊滿足不了大大小小的自駕車需求。據一些重點旅游景區相關人員反映,《旅游法》的實施使得團隊量比往年減少了近60%,而散客則大幅增加,自助游客數量占到了全部游客的80%以上。
今年以來,山西省加大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產品開發力度,尤其是在產品設計方面,同質化現象有了較大改觀,由簡單的采摘、吃農家飯向民俗體驗、休閑娛樂發展。對全省200個鄉村旅游景區的監測統計顯示,長假期間共接待游客96.3萬人次,旅游收入約2.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9.3%和32.5%。一些大型農家樂的接待量與重點景區接待量基本持平甚至更多。
長假期間,大同20%的游客選擇鄉村游項目,“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購農家物”成為農村一景;呂梁的賈家莊、黃河三峽母親峰、龐泉溝、磧口等鄉村旅游點的接待量漲幅均在25%以上;陽泉藏山、翠楓山兩處4A級景區極大地帶動了周邊村莊的餐飲和住宿……
自由行成主要態勢
相伴《旅游法》,游客出游方式也有了新改變。近郊游、鄉村游、自駕游、自由行、品質游成為國慶出游熱點。
長假期間,許多游客選擇了避峰出游,前往一些新開發的景區以及一些極具地域特色的冷線產品。忻州老牛灣景區黃金周游客接待量直線攀升,達到平時接待量的數十倍,即使縣城住宿也“一房難求”。平順的通天峽景區僅僅開放一個月,卻在各旅游網站收到了大量訂單。
隨著山西省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很多景區開始顯山露水。金秋時節,是山西省最適宜登山的季節,全省推出了20余個秋季登山景點,其中不乏長治仙堂山、永濟雪花山、晉城山里泉、臨汾陶唐峪等新興景區,即使這些十分陌生的景區在黃金周也各個爆滿。
自駕游的迅猛發展,讓一些景區著手研發自駕車旅游專項產品。寧武蘆芽山的自駕車營地集休閑、餐飲、住宿于一體,成為自駕者樂園。同程旅游網將長治和晉城的太行山沿線景點進行組合,推出了“重走青春路自駕車穿越太行山大峽谷”。為了適應散客和自助游游客增多的變化,省旅游集散中心開通了平遙、常家莊園、壺口3條旅游專線,共投入20余輛旅游大巴,運送游客千人次,大多數來自上海、北京、天津、河北等地。
“《旅游法》實施之后,自費項目、定點購物等市場頑疾開始根除,使得游客出行品質得到提升,長假期間投訴旅行社5件,占投訴總數的13%,同比下降37%。”山西省旅游局質監所所長王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