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9 07:52: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這家尚未通過環保部門驗收的水泥廠與最近的村民家僅隔一條7米寬的路
漫天的粉塵、轟鳴的噪音、時不時的“地震”……一年來,馬家鄉趙家村的數百戶村民苦不堪言,因為一水泥熟料廠與他們的房屋僅7米之隔,施工隊為了修建廠區專線道路時常對山體進行爆破,爆破帶來的“地震”造成諸多房屋裂縫。這樣的企業真會建在居民區嗎?污染情況嚴重到什么程度?誰將為這些問題買單?前日,接到村民反映的情況后,帶著種種疑問,大河報記者趕到現場進行了實地采訪。
【現場直擊】
村外面三聲炮如同地震
“你看,俺這房子原來好好的,現在滿墻裂縫像蜘蛛網一樣。”10月17日上午,安陽縣馬家鄉趙家村西頭的賈趙鳳指著自家屋內墻上近一指寬的裂縫心疼地說。
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村西。“這條水泥廠的廠區專道已經開好了,現在正在修的是山上的一條公路。”村民們說,自從去年附近的水泥熟料廠開始修路,炮聲就沒有斷過,附近10多戶村民家的房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11時50分許,記者正要離開,卻被村民賈銀生拽住:“馬上就放炮了,快過來躲躲。”說話間,隨著一陣悶響,只覺得身體隨著房屋和地面一陣震顫,窗玻璃一陣亂響,仿佛地震一般。
“這不算啥,今天才放了兩三炮,有一天接連放了36炮,石頭都崩到了俺家院子里了。”賈銀生說,他們曾多次去找鄉里,鄉干部說崩成啥樣都管賠,可到現在也沒人給解決。
【記者調查】
水泥廠與村民家僅一路之隔
“以前吃飯都在院子里,自從水泥廠開始生產后,每天都是一層灰,剛端碗出來,白面條就成灰面條了。”住在賈銀生家斜對面的袁愛香說,他們每天除了對“地震”提心吊膽外,粉塵污染和噪音騷擾也讓他們苦不堪言。
隨后,記者又來到馬家鄉科泉村村民郭衛清家,發現安陽市湖波熟料有限公司廠區與郭衛清家僅隔了一條7米寬的公路。站在郭衛清家的院子里,熟料廠機器的轟鳴聲在耳邊嗡嗡作響,兩個人面對面說話都聽不清。
“這種聲音晝夜不停,我現在整天頭暈頭疼,睡不醒。家里的小孩也像得了夢游癥。”郭衛清說,以前這里是安陽縣政府重點保護的林區,環境很好,自從林區被熟料廠占用后,每天冒出的黑煙在他家上空久久不散,他家的窗戶從不敢開。
“因為水泥廠污染問題,我們多次找過鄉里和相關部門,但都沒有解決。”郭衛清說。記者問他們為什么不搬家時,郭衛清表示,因為他們給得太少了,賠償款問題沒有協商好。
【熟料廠廠方】
費用和損壞賠償已委托給鄉政府協調解決
震毀村民房屋該不該賠?噪音、粉塵等問題為何不治理?企業有沒有通過環保部門審批?針對這些問題,記者來到安陽市湖波熟料有限公司,見到了該公司副總經理劉瑞峰。
對修路開山放炮引起的村民房屋受損問題,劉瑞峰說,廠區所修道路已完全委托給了馬家鄉政府,其間產生的費用和損壞賠償都由鄉政府協調解決,與該公司無關。對于粉塵問題,“公司的生產線全程封閉,不存在露天生產,根本不會產生粉塵,村民提到的粉塵污染來自路面上的揚塵。”劉瑞峰解釋道。而對噪音問題,劉瑞峰則表示,該公司已采取封閉、消聲、更換變頻器等措施,努力將噪音降到最低,但生產線還處于調試階段,還沒有通過環保部門的最終驗收審批。
那么,熟料廠為何會建在居民區?項目建成投產前居民為何沒有搬遷?劉瑞峰說,公司2006年在這里落戶時,周圍僅有一所學校,并沒有居民。對于這一說法,村民們并不認可,表示該廠是后建的,他們后來了解到,該廠在立項時就應該獲得周邊居民的簽字,但從來沒人征求過他們的意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當日下午,記者見到了馬家鄉副鄉長吳衛東。他表示,在施工過程中的爆破確實影響到了附近村民的房屋,鄉政府已經提出過一個賠償標準,但村民嫌少不同意,目前賠償金額還在協調階段。
對于村民的搬遷賠償問題,吳衛東說:“熟料廠在市里文件規定的賠償標準基礎上,又增加了35%的附屬賠償,但村民要求太多,協議一直沒有達成。
【環保部門】
水泥廠建設的
衛生防護距離
最小為300米
水泥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到底有多少米,該公司建廠前有沒有經過環保評估?針對以上問題,記者昨日下午采訪了安陽市環保部門的有關人員。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衛生部的《水泥廠衛生防護距離標準》,水泥廠建設的衛生防護距離最小為300米。水泥熟料廠在建廠前,應作出《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對可能產生的環境污染提出應對措施,并應當經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居民同意后,報環保部門審核批準后,才能進行建廠。
“環保部門的審批意見是企業建設生產的依據,未經環保部門審批不允許生產。”市環保局工作人員稱。
【律師說法】
受到環境污染危害
居民有權要求賠償
如果對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影響,企業該擔何種責任?昨日下午,記者采訪了河南大滄海律師事務所律師秦永民。秦律師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明確規定,受到環境噪聲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方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訴。
(記者 高志強 實習生 王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