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6 07:19: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巡查車車頂裝有360度攝像頭,對路面違章停車行為抓拍取證。
經八路轄區治理違停半年來,違法停車的少了,以前餓肚子的立體車庫能吃“八成飽”了。
鄭州市交警支隊欲在全市推廣該轄區經驗,并擬提高路邊臨時停車位收費標準
閱讀提示 交警和城管同坐一輛巡查車聯合執法,車載攝像頭360度抓拍路面違法停車;勸導、貼條、拖車,重拳整治公共停車場周邊亂停車……金水區經八路街道轄區開展“整治違法停車專項行動”半年來,違法停車現象減少,從前“餓肚子”的立體車庫而今也能吃個“八成飽”。
昨日,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交警支隊獲悉,將在全市推廣該轄區經驗,加大對公共停車場周邊300米違停行為的打擊力度。記者另從鄭州市暢通辦了解到,為把路邊停車“攆”進公共停車場,下一步,或將提高路邊臨時停車位收費標準。
[樣本]
交警、城管坐一輛車執法,360度攝像頭抓拍違法停車
昨天上午10時,經八路任砦北街交叉口,一輛白色廂式貨車違章停在路邊卸貨,這一幕出現在經八路街道辦信息處置大廳的顯示屏上,工作人員立即呼叫路面執法人員,一輛在附近巡邏的巡查車接令,1分鐘后,巡查車到達現場,一名交警和網格負責人下車對違停車輛進行勸離。
“巡查車車頂裝有360度攝像頭,通過3G網絡實時傳遞圖像,并對路面違章行為抓拍取證,作為執法人員的處罰依據。”據經八路街道辦工作人員介紹,今年4月,街道投資20余萬元購置3輛網格智能巡查車,早7點至晚8點開展治理違法停車、占道經營工作。
鄭州交警一大隊民警說,以往交警只處理違法停車,城管只管占道經營,執法權分散,造成一些流動攤販鉆空子、“打游擊”。4月,經八路轄區整合公安交警、行政執法、街道辦、社區巡防組成聯合執法隊伍,交警、城管、網格長,同坐一輛巡查車,提高了執法效率,有效治理了轄區違停現象。
[效果]
治理路邊違法停車后,立體車庫能吃“八成飽”
“公共停車場‘吃不飽’,路邊違法停車多,是當前的普遍現象。”鄭州市暢通辦負責人分析,同樣的收費價格下,市民自然選擇停靠更方便的路邊臨時停車位,還有人在禁停路段隨意停放。
半年前,交警一大隊加大對轄區公共停車場周邊違停行為的處置力度,而今,治理效果如何?在經八路建文新世界立體停車庫,記者發現該車庫70個車位,已停放了50多輛車,而附近路邊則看不到違停車輛。“對停車場周邊違法停車執法力度加強后,車位利用率明顯提高。”據車庫管理人員介紹,治理前,車庫每天一半都空著,而今,白天的停放率已達八成左右。
鄭州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史根寬表示,下一步將在全市范圍推廣經八路轄區治理違停方式,重點整治公共停車場周邊300米范圍內的違法停車。
[舉措]
或將通過提高停車費來治違停,市民對其效果表懷疑
據鄭州市暢通辦副主任陳超介紹,為把路邊違停車輛引入公共停車場,下一步,相關部門計劃通過調研、聽證,調整收費政策,提高路邊臨時停車費用。
“提高路邊停車費用就能解決問題嗎?”對此,市民王女士表示懷疑。王女士說“應根據不同路段需求,填補其停車位缺口,不然,路邊臨時停車漲價,市民又找不到合適車位,還可能造成違法停車增多。”
市民張先生說,兩年前,鄭州市曾出臺“差別化收費政策”,規定到立體車庫停車比停在路邊便宜,而至今,市民都沒有享受到這項“優惠”,“立體車庫應降低停車費,由政府給予財政補貼,吸引車主停車的積極性。同時,逐步取消路邊停車,才能確保道路暢通”。
陳超坦言,車多、停車位少的硬件不足是鄭州“停車難”的核心問題,“今年市區計劃增建5萬個停車位,至今已完成近八成。” 線索提供 孟繁勇 李軍
(記者 劉啟路 文 白周峰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