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5 06:38:00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一地多名咋避免、部分已有“洋地名”是否更名、產業集聚區怎樣命名……10月14日,河南省民政廳對新修訂的《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中的亮點進行了解讀。
據了解,這是我省對1989年頒布的《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進行的第一次修訂。近年來,隨著我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省新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老地名不斷消失,新地名大量產生,地名規劃滯后,地名標志設置不規范,擅自命名更名,地名崇洋媚外、格調低俗等問題日益突出,亟待從政府規章層面加以規范。
一地多名、一名多寫咋避免
《辦法》規定:賓館(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區名稱,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國家領導人名字、外國人名和外國地名作地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寫的,應當確定一個統一的名稱和用字。
解讀:目前,“一地多名”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條道路分段有多個路名。由于城市框架拉大后,新延伸路段又起了新的路名,如鄭州市的東大街、西大街、鄭汴路至商都路等。另一種是同一段道路有多個路名。這是因為道路規劃名在政府批準正式地名之前使用,造成一條道路出現兩個名稱。《辦法》要求地名規劃與道路規劃緊密銜接。在道路施工時公布政府批準的規劃地名,有效避免出現以往一地多名現象。
“洋地名”是否更名要征求民意
《辦法》規定:對于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應當征求社會公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必要時可以舉行聽證會。
解讀:不少市民擔心《辦法》實施后,道路或小區如果更名,或叫停“洋地名”,房產證、身份證、營業執照等都需變更,成本較大。《辦法》明確,對于上述第一種“一地多名”情況,以及部分現有“洋地名”命名的建筑物是否更名,需充分征求民意,必要時可以舉行聽證會。而對于同一段道路多個路名,應使用政府正式批準的標準地名。
此外,希爾頓酒店、西亞斯學院等名稱屬于企業名稱、高等院校法人名稱,其命名和更名參照國務院《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及其他相關規定執行。
保護地名歷史文化
《辦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歷史地名的保護,鼓勵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歷史地名的研究、保護和宣傳工作;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應當建立歷史地名檔案和歷史地名保護名錄,歷史地名保護名錄中的在用地名不得隨意更名。
解讀:我省地名文化資源豐富而厚重,如新鄭市、湯陰縣、沁陽市、修武縣、汝南縣和上蔡縣經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認定為千年古縣。鄭州市鄭東新區鳳凰臺、祭城路街道辦事處一帶就是古祭國都邑所在地,沿用和保護“祭”字地名,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傳承作用。
《辦法》明確對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歷史地名實行重點保護,避免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歷史地名在城市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中消失。
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納入管理范圍
《辦法》規定:產業集聚區、工業區、開發區、保稅區等專業區名稱的命名、更名,由專業區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省轄市所轄城市新區名稱的命名、更名,由省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解讀:《辦法》除原來的管理范圍外,還涵蓋了群眾性自治組織區域(村、居委會)、近年來我省新出現的城市新區、產業集聚區等非行政區域以及其他具有地名意義的大型建筑物等名稱,管理范圍更加廣泛和全面。
此外,對于擅自對地名進行命名、更名與銷名的,公開使用未經批準的地名的,或者擅自設置、移動、涂改、遮蓋、損毀地名標志等行為的,將由當地縣級以上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將被處以200元~1000元罰款。(記者李 紅)
《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今日施行
《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今天正式施行。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市和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道路(街、巷)名稱的命名、更名,由所在地省轄市、縣(市)民政部門提出申請,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自然村名稱的命名、更名,經村民會議討論通過后,由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提請縣級民政部門審核,民政部門審核并提出意見后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記者譚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