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30 16:17:00 來源:映象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編者按】
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都擁有人生的出彩時刻,心懷各式各樣的夢想。映象網將分享每個人最真實的追夢故事,最動人的出彩時刻。
從6月14日起,映象網將以“中國夢·享出彩”為報道主題,從一億河南人中尋找有代表性的100個河南人,分享他們的人生出彩時刻,說出他們的下一個出彩夢想。
第三十三期,本網刊登帶電作業人樊建軍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感受和分享追夢的快樂,一起傳遞正能量,見證積極勵志的筑夢故事。
登塔之前,樊建軍在做最后的安全指示
【人物檔案】
姓名:樊建軍
年齡:37歲
職業: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帶電作業班班長
出彩時刻:500千伏以上的超高壓輸電線,近百米的高塔,這是樊建軍14年來工作的對象。作為一名帶電作業人員,他的工作就是在正常輸電的情況下,穿上密不透氣的屏蔽服,爬到塔頂消除缺陷、排除隱患。
內行人眼中,他是“超高壓線上的特種兵”;他自已則笑稱,自己的工作更像是“高空舞者”。
映象網訊(記者 蔣宇飛)“這個時候帶電作業從氣候上說應該是最舒服的,前兩三個月正值酷暑,穿上屏蔽服,整個人密不透氣,在電塔上操作一次,全身都是汗,整個人就像剛從水里‘撈’出來一樣。”9月29日,剛從新鄉衛輝完成設備檢修任務回到鄭州的樊建軍一臉輕松。
“弟兄們”每次上塔作業,樊建軍都要認真核對檢查,不容一絲失誤出現。
超高壓輸電線是樊建軍工作的主戰場,他現在雖然不經常登塔,但在塔下卻并不輕松。
【出彩時刻】用高超技藝呵護著電力動脈的健康
“在超高壓線產生的強電場里,能聽到類似電磨的聲音,會一直不斷地刺激耳膜,在幾十米的高空作業,就算不恐高,頭也會發暈。”超高壓帶電作業,這個聽起來就已經讓人感到緊張的“高壓項目”,樊建軍從23歲開始一直干到了今天。
經驗豐富的他現在登塔作業相對較少,主要負責帶電班的整體協調和安全監護工作,但回憶起高空帶電作業,仍舊記憶猶新。
2006年8月初,500千伏嵩獲線玻璃絕緣子發生自爆缺陷,必須要更換,但由于這條線路屬于雙回路供電,在這種條件下帶電作業在全國尚無先例。
“由于是第一次,查不到相關數據,必須一次一次地勘察現場和測算數據。”樊建軍說,那次他和同事們一直研究方案到半夜3點。
這次的帶電作業,成功填補了我國帶電作業領域在500千伏交流雙塔雙回輸電帶電更換雙回直線絕緣子的空白,而這樣的“佳績”,在樊建軍身上、在整個帶電班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從09年任班長至今,樊建軍帶領的這個隊伍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
樊建軍自已笑稱,他們更像是一群“高空舞者”。
【我的夢想】能夠把弟兄們安全帶回來
在記者面前,樊建軍的話并不多,說的最多的還是高空里的那些超高壓電線,但據身邊的同事介紹,平日里,他只要跟自己的“弟兄們”在一起,就很放得開。他的“弟兄們”就是帶電作業班的工友。
“我們弟兄十個摸爬滾打都在一起,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都要長。”樊建軍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每次出去作業都能把弟兄們安安全全帶回來,“安全不敢怠慢,弟兄們千萬不能出事。”
他說,在超高壓電線上帶電作業需要像在手術室里一樣精確,只不過在高空中,處境最危險的是隊員自己。
從09年任班長至今,樊建軍帶領的這個隊伍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對弟兄們負責,弟兄們也會對工作負責。”
【映象對話】
記者:從事超高壓帶電作業,有沒有害怕過?
樊建軍:不害怕。可能剛開始從事這個工作的時候會有些發憷,但工作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記者:遇到過最艱苦的環境是哪些?
樊建軍:我們的工作場所都是在野外作業,并且還是在高空,艱苦程度你可想而知。
從氣候上來說,每年的夏季和冬季用電負荷大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但冬天再冷、夏天再熱工作也不敢懈怠;從環境上看,有些高壓電塔位于深山老林里,為了攜帶檢修設備,我們進山的話平均每個人都得負重30斤以上,僅僅是進山出山就需要6個小時。
記者:那你為什么還要從事這個職業?
樊建軍:這是一種責任,總要有人去做的,一條500千伏的超高壓輸電線關系到一個城市的供電,如果出現問題可能會造成一個城市的大規模停電,這是不敢想象的。
而對我個人來說,能抽調到帶電班,是一種榮譽,這代表著對我工作的肯定,我們的工作是比較艱苦,但是在這苦中其實也有很多樂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