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8 18: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中央社”18日報道,敘利亞沖突持續,導致許多藥廠關閉,國內藥物短缺情況嚴重,患者必須用大量資金購買進口藥物,且還不確定能否買到。
據報道,敘利亞平民莫塔茲(Motaz)不僅得努力維持家里溫飽,還得支付天價來購買進口胰島素,給他罹患糖尿病的12歲兒子。
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國內藥物產量銳減。46歲的莫塔茲稱:“我必須精打細算,因為光我兒子的治療就把我的薪水去掉大半。”
世界衛生組織工作人員霍夫(Elisabeth Hoff)說,敘內戰造成的藥物短缺情況已“非常嚴重”。
霍夫表示,內戰發生前“藥廠能滿足9成需求,如今掉到2至3成”。
霍夫解釋說,大多數工廠都位于敘利亞霍姆斯(Homs)市中心、北部阿勒頗省(Aleppo)與首都大馬士革郊區。但這3個地區受到戰火蹂躪的程度最甚。
據報道,由于毀損不堪、運輸受阻以及原料進口中斷,73間藥廠中有18間關閉。因為西方國家限制金融交易,敘利亞的藥廠也難以進口物資。對此,霍夫不滿道:“像是藥品等重要物資一定不能納入這類限制。”
敘利亞一家國有媒體稱,本國生產的藥物不足,國內藥物短缺已達到“真正的災難地步”,但“國外生產的藥物走私進來,價格飆升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