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0 08:31:00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澳門政府主要官員財產公示
澳門特區廉政公署。(資料圖)
澳門昨日進行了史無前例的財產公開,囊括了政壇至澳門版“事業單位”、“國企”等約400名公職人員。由于僅公布不動產數目、公司股份,財產公開數據庫焦點是房產。特首崔世安共有3套房、3個車位。主要官員中審計長何永安房產最多,共7套;最“窮”是海關關長徐禮恒,報稱無房產。
公職人員中的“首富”是“賭王”何鴻燊四太、議員梁安琪,她有52套物業。梁安琪占有“澳博”10%的出資,而“澳博”總市值逾千億港幣。議員陳明金則成為“樓王”,他申報了407項物業。諸如馬氏、崔氏等傳統大家族后代中的公職人員亦公布了財產。
沾了公共財政的“邊”都得公開家底
從昨日開始,公眾可在澳門終審法院網站(http//www.court.gov.mo)搜索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表中的第4部分,即公開表。終審法院人士將原始文件掃描成PDF格式供下載。
據南都記者統計,共有約400人公開了財產。其中司法官約85人、立法會議員33人。其余約有近300人屬行政界公職人士:特首與主要官員10人、辦公室主任12人、副局級以上部門官員以及自治部門、自治基金及其他公務法人等(類似內地“事業單位”)約310人、公營企業、公共資本企業或公共資本占多數出資額的企業等負責人(類似內地“國企”)約55人。
上述合計約515人次,但其中有部分人士交叉在各界擔任職務,如行政會成員兼議員、特首兼任澳門基金會信托委員會主席等數個職務,故總共有約400人公開了財產。
換言之,只要沾了公共財政的“邊”、手握一定的決定權,都公開了財產。例如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澳門大學的監事、環保與節能基金的評審委員等等。諸多商界名流因被邀請擔任一些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均公開了財產。
官員名下物業數目全部公開
公開表包括3項全球范圍的內容:不動產、土地,企業或工商場所的股份、資本,任何非盈利機構擔任的職務。房產無需公布具體地點、價格,只需公布數目、性質、用途說明。商業方面則需公開出資比例、公司成立時注冊資本及在公司中擔任的職位。
除了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市民普遍對于各類企業的價值無甚了解。因為公開表中僅需填寫公司注冊時出資資金、比例,而澳門公司的注冊資本與內地不同,很多大公司注冊時僅用數十萬分清出資份額。因此公開表實際成了房產、車位等不動產數目的比較表。
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方面,行政長官崔世安總共申報擁有3套房、3個車位等6項不動產,其中一間房屋在內地作居住用途,占業權50%。10名主要官員中審計長何永安房產最多,共7套。
公職人員中的“首富”是“賭王”何鴻燊四太、議員梁安琪,她有52套物業。梁安琪占有“澳博”10%的出資,而“澳博”總市值逾千億港幣。議員陳明金則成為“樓王”,他申報了407項物業。諸如“馬”“崔”等傳統大家族后代中的公職人員亦公布了財產。
澳門高官鐘情車位和內地房產
仔細比較澳門高官對于物業的選擇,記者發現多數官員均擁有多個車位。如崔世安購有3個車位用作私人車輛停泊,審計長何永安購有4個車位、其中3個出租。有澳門人士解釋稱,因為澳門對高官使用專用公車有嚴格規定,只能因公務出行、只能用公家司機,因此不少高官上下班等用的是私人司機開私車。在回歸后澳門專門針對公車出行制定法律,政界人士購買私家車位也逐漸增多。加之近年來車位價格飆升,動輒上百萬元,私家車位于是成為高官置業的重要選擇。
此外,例如特首崔世安、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等等諸多高官均擁有內地物業。有政界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這已是澳門政壇公開的秘密,由于澳門地少人多,北上尋覓到安靜、寬敞、隱秘的物業度假、過周末,成為不少高官的選擇。
即便物業是許多從政客必不可少的財產,但是也有例外。海關關長徐禮恒作為主要官員,其公開表幾乎是空白,無房產、無公司股份,僅任兩個社會職務:媽閣水陸演戲會名譽會長、澳門三水同鄉會榮譽會長,堪稱最“窮”官員。
澳門政府10大官員亮家底:
審計長7房4車位 海關關長無房無車位
澳門特首及主要官員共10名,海關關長徐禮恒零房產堪稱最“窮”,審計長何永安則以7套房產登上房產數目之首。澳門政府主要官員含5名司長及廉政專員、審計長、海關關長、警察總局局長。
“財爺”仍持有公司股份
特首崔世安有3套房、3個車位。包括在澳門一棟2層高房屋用于出租、一套“分層樓宇中的單位”(以下簡稱住宅房產)作居住用途、一套在內地的房屋作居住用途(僅有50%業權),另有澳門的3個車位用作私人車輛停泊。另在8個非牟利機構任職,如暨南大學第6屆董事會副董事長,華僑大學第6屆董事會副董事長。
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有2套住宅單位,另外在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占3成出資、康達投資有限公司占3成出資、溫拿投資有限公司占4成出資、澳門廠聯置業投資占2.9%的出資,上述公司的資本分別報稱10萬、10萬、5萬、100萬澳門元。
譚伯源特別備注稱,前3間公司成立及股份持有是回歸前已購置的家族資產,并無任何其他商業運作。最后一間公司已多年無運作,只是商業登記尚待注銷。
政務司長兩三年買次房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有4套房、1塊地、1個車位,均屬自己單獨擁有。在上世紀90年代,陳麗敏每兩三年買一套物業。如1993年在外地購買500平方米的地段,于1990年、1994年、1996年、2005年分別在澳門購買4套住宅。另于2005年在澳門購買自用的車位。但陳麗敏并未具體申報這塊500平方米的地段在哪個地區,用作何用途。
保安司司長張國華共有3套房產、4個車位。
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共有5套房產,其中澳門3套均與配偶聯名擁有、內地2套系與配偶各自擁有。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共4套房產。澳門1套、與配偶聯名擁有;澳門以外3套,其中1套居住、2套租賃。
廉政專員馮文莊共有4套房、3個車位。其中澳門1套700英尺的商業地產用于出租、1套住宅房產、內地1套樓花。其在澳門購置的3個車位用于出租。
審計長何永安共有7套房產、4個車位,是澳門政府主要官員中房產數量最多的。其6套住宅房產中4套用于出租、3個車位用于出租,另有一套商鋪用于出租。
警察總局局長白英偉申報了1套房產、2車位。
海關關長徐禮恒報稱無房產,堪稱澳門政府主要官員中最“窮”的。
澳門明星政客誰最富
賭王四太梁安琪身家百億“樓王”陳明金407項物業
在澳門的明星政客里,“賭王”何鴻燊的四太梁安琪(擔任立法會議員等公職)最具知名度,經常橫跨時政、財政、娛樂等版面。據南都記者計算,在約400名公開財產的公職人員中,梁安琪當仁不讓成為“首富”。
梁安琪共申報了52套物業。其中1套屬“整棟屋,自用”,另有38套屬“分層樓宇中的單位,租賃”,11個車位用于租賃,2套商鋪用于租賃。梁安琪共在約30間港澳以及海內外公司出資、作為董事或股東,其中不少均屬港澳知名企業。梁申報稱占有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10%的出資,而按某知名財經網站昨日報價“澳博”總市值約1143億港幣。僅此一項就足以讓梁安琪成為澳門政客中的首富。
梁安琪的海內外公司亦涉及到廣州的房地產。她還報稱系廣州黃埔花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占有50%的出資。梁安琪還報稱在70多個非營利組織中任職,如廣東婦女海外聯誼會理事、珠海市老年文化協會名譽會長等等。
另一個知名的立法會議員陳明金,則當之無愧地成為所有政客中的“樓王”。他申報了407項物業:53套住宅單位中32套自用、6套借用、15套出租;239間鋪位中164間自用、2間借用、73間出租;28間寫字樓均用于出租;87個車位自用67個、借用9個、出租11個。
陳明金申報了110間企業,擔任持股人等職務,領域涵蓋了酒店、地產、教育、投資等等。陳明金還在約20個非營利組織中任職。
澳門豪門大家族成員誰的財產多
“馬崔”丁旺財旺“賭王”后代不愛房
這次財產公開,也讓澳門諸多大家族后代的房產曝光。例如崔家大公子崔世昌有9套房,馬家第2代馬有恒共申報了69套物業。而“賭王”何鴻燊家族的后代似乎對房產不感興趣,何超鳳申報欄物業為“無”,何超瓊僅有2個車位,不過兩人擁有數十家公司的股份,遠比物業價值高。
崔世昌在20間公司出資
澳門傳統三大家族“何馬崔”,即何賢(已故)、馬萬祺、崔德祺(已故)。在何厚鏵卸任特首后,目前澳門公職人員領導層中并無何家后代。馬家、崔家均人丁興旺。
崔德祺系特首崔世安叔父,崔世平系崔世安堂弟,崔世昌系崔世安胞兄。崔世昌任立法會議員等職務,共申報了9套房產。包括2個澳門住宅單位(與配偶聯名擁有),1個內地住宅單位(50%業權),3個澳門住宅單位(自用),1套澳門單位(租賃),2套寫字樓單位(自用)。另有5個車位,其中1個租賃、4個出租。崔世昌還在約20間公司出資、占有股份,包括崔氏投資有限公司、國澳投資有限公司等等。
崔世平擔任立法會議員等公職,報稱有2套分層樓宇中的住宅單位、1棟獨立住宅,均用作居住。崔世平在9間公司有股份或出資,如新城市規劃暨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大昌行運輸有限公司等等。
馬有恒有69套物業
馬家第2代中,馬有恒任澳門基金會信托委員會委員等公職。馬有恒共申報了69套物業,住宅24套、鋪位18間、商業單位11套、車位16個。其中有6套住宅、1個鋪位是與他人聯名擁有。馬有恒還在14間公司出資、參股,如昌華行企業投資有限公司、澳門水泥廠有限公司等等。
馬有禮任行政會成員,其申報了15套房產。其中2套澳門自用住宅、3套香港房產出租、10套商業單位(6套出租、4套空置)。馬有禮還在新建華建筑置業有限公司等約20間公司出資、參股。
馬有友任澳門世貿中心股份公司董事等公職。馬有友共申報了5套住宅,均用作自住。馬有友在宜發物業、大華行等11間公司出資、參股。
馬家第3代馬志毅任環保與節能基金評審委員。馬志毅共有3間香港物業單位,其中一間與太太聯名。馬志毅在澳門泊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9間公司出資、參股。
“賭王”兩女兒名下均無房
“賭王”何鴻燊家族亦是澳門著名的家族,其女何超鳳、何超瓊均因為在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占有股份而需公開財產。何超鳳的不動產申報一欄為“無”,何超瓊只有2個車位。不過兩人的企業表報一欄中,密密麻麻的外文顯示了數十間公司的股份,相信遠比物業價值高。
曹光彪曾創辦了香港首家毛紡廠,是港澳知名的家族。其女曹其真曾任澳門立法會主席,現在以澳門基金會信托委員會委員的職位需申報財產。她共申報2個車位、3套住宅。在5間公司出資、參股。
譚百業是“財爺”譚伯源的兄弟,譚家是澳門知名的商業家族。譚百業擔任澳門世貿中心股份公司董事。申報了4套物業,并在3間公司任董事。
而賀田是澳門第一個開廠的商人、知名的實業家。其子賀一誠是新上任的澳門立法會主席,其女賀定一是澳門基金會信托委員會委員。賀一誠共申報了4套房產,于中國澳門、香港、北京及美國各一套,其中北京系獨立單位。他還在賀田工業有限公司、賀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澳門中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熊谷房產發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出資、參股。賀定一報稱有3套住宅、2個鋪位、17個車位。在賀田工業有限公司等4間公司出資。
南粵董事長無房產
南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達華也公開了財產,不過是以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監事會監事的身份。他公開表示無房產等不動產。
澳門大學校長趙偉在美國休斯敦和廣東珠海各有一套住宅,與配偶聯名擁有。
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在澳門路環有一間獨立屋(空置),在廣東茂名有一套分層單位(自用)。
檢察長何超明有2套住宅、2個車位,均自用。
從貪腐盛行到陽光政府
澳門如何走上財產公開之路?
港澳都曾貪腐盛行,歷史記錄者從未避諱。香港劃出一條時間線,一度引發警員騷動。澳門四百多年歷史中不乏“臺底交易”,在回歸前找關系花錢辦事是私下盛行的潛規則,但澳門如何走上財產公開之路?
源頭
廉潔選舉,交財產申明書
1975年至1986年間,在香港廉政公署打擊貪污成效影響下,澳門各界不斷要求成立肅貪機關,以對付日益猖獗的貪污犯罪。到1992年澳門才有了反貪署。
上世紀90年代,澳門社會對參與選舉的人士提出更高要求,盼能撇清關系,這便是最早的財產申明書。在1998年澳葡當局通過法律,從澳督至公務員,均需提交一份收益及財產利益的聲明書。議員關翠杏回憶說,最早的社會訴求是為了選舉,并非針對澳督。
胡永順當時名列澳葡時代警界中高層。他回憶說,沒幾個公務員喜歡申報。有人甚至說,我每分錢都正正當當,申報就是看不起我,完全沒隱私了。胡永順遞交的時候,親眼看到密封好存檔。即便當局有懷疑亦不能隨便開檔,除非已調查你犯罪。“松了口氣,但發現多了個緊箍咒。報得不實,假如東窗事發可罪加一等。”胡永順說。
申報
緩解民怨,嚴厲申報制度
一轉眼到了2003年,經濟社會發展不好。但公務員薪水好又不用繳稅,引發市民怨言。澳門特區順勢而為,統一征稅,把財產申明書嚴厲修改為《財產申報》的法律。對所有公職人員及其配偶,提出嚴厲的申報要求,并對違例者有入刑處罰。這比許多國家、地區要廣,處罰也更嚴厲。
胡永順記得,廉署也在回歸后成立并運作,大家都習慣了嚴格申報。現在,你即便是到澳門大學找位職員,說想借其銀行戶口轉筆錢,也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可能造成申報不實。
“我想當時公務員團隊心里肯定不高興,但是沒有辦法。社會給了太大的壓力”澳門理工學院教授婁勝華說。
打擊
歐案事發,貪腐震驚澳門
2007年,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貪腐案東窗事發,澳門社會震驚,大家都在思考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其中一個反思就是申報制度,不公開沒人去監督官員。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他研究了當年的輿論、報道、官員言論后認為,剛開始政府是拒絕公開的。
“當時有人發表文章說不一定要公開財產———美國總統去了哪里傳媒一定會報道,法國總統休假時就不會有報道;美國的文化是公開,法國文化是留點空間,每個地方不同。”余永逸回憶,兩邊都有爭論,有保守觀點說私隱的問題不用公開。
契機
政府換屆,推進陽光法案
而余永逸記得,高官里最早提出財產公開者,系崔世安。2009年崔世安在競選特首時說,推進陽光法案、財產公開。
多名官員、議員、學者在受訪時均認同,崔世安是最大推動者。“當然與澳門加入聯合國反腐公約也有關系,廉署就說,我們不做聯合國要來查啊。”
余永逸分析,崔世安本來是何厚鏵時代的高官,很多人會想他跟何厚鏵時代差不多,假如這樣就可能還存在歐文龍的問題。“其實崔世安當時的民望并不是很高。崔要做很多東西證明自己是可以的,他自己提出陽光政府。”
婁勝華則認為,崔世安也是聽到了社會的呼聲,正好有這個契機去做競選。從2009年至今近4年爭議,方達成整個社會的共識(溫和式公開),在今年1月份最終通過法案。又經過大半年的準備、技術更新等,在昨日正式全部公開。
(南都記者 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