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4 13:28:00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導讀:在剛剛過去的8月,銀行共發行3000余款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4.61%,整體收益不算低。有銀行理財師對此分析,9月份中秋節之后又迎國慶節,再加上月末、季末因素,銀行資金面緊張的格局難改,銀行靠發行理財產品攬儲的沖動難以避免,因此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會保持“高位運行”,預計同等條件下會比8月份高出0.5至1個百分點,甚至略微超過中秋節。
中秋節的專屬理財潮剛剛偃旗息鼓,瞄準黃金周長假的國慶理財又粉墨登場了。南都記者從銀率網看到,中秋之后銀行依然“很忙”。近日深圳地區在售的產品目錄中,收益率超5%的產品占據了大約半數份額。平安銀行本周在售一款“聚財寶”私行專享組合類(A計劃)2013年15期人民幣理財產品,起步為100萬,151天期限,年化收益率達到5.7%。而農業銀行2013年第5期進取收益分級型私人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A類份額產品,門檻為30萬,期限為320天,年化收益率也達到5 .5%。深圳招行也表示,一款金卡專屬理財產品昨日發售,80天期限,預期年化收益率有5 .2%,起點5萬,比本月初顯得更有誠意。
不過,南都記者注意到,在本月底預售的產品中,不少又回到5%下方,而且起步價大多只需要5萬元。像2013年浦發銀行23日預售的匯理財穩利系列M計劃35天低風險理財產品,雖然承諾保本,但是收益率只有3.7%。
有市民表示,從6月份銀行流動性緊缺到現在,債券市場一直走低,黃金走勢也捉摸不透,現在沒什么可投資的,所以閑置資金只有關注理財產品。
實際上,在剛剛過去的8月,銀行共發行3000余款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4.61%,整體收益不算低。有銀行理財師對此分析,9月份中秋節之后又迎國慶節,再加上月末、季末因素,銀行資金面緊張的格局難改,銀行靠發行理財產品攬儲的沖動難以避免,因此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會保持“高位運行”,預計同等條件下會比8月份高出0.5至1個百分點,甚至略微超過中秋節。
雖然監管趨嚴,但并未阻礙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爆發式增長。普益財富最新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1~6月份,國內商業銀行共發行個人理財產品20678款,較2012年上半年的16059款同比增長28.7%。其中,人民幣產品19885款,占比進一步升至96.17%。今年上半年的發行量已經占到去年全年發行量的73.22%。
理財有方
“非保本”是主流,風險承受力要清楚
業內人士提醒,面對豐富的理財產品,選擇不可盲目,應配合銀行理財經理真實做好風險測試工作,包括個人資產情況、收入、投資目標、對本金損失的態度等一系列問題,尤其弄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畢竟現在“非保本”才是主流。與此同時,了解清產品的具體投資對象。實質上,產品投向是決定風險高低的關鍵所在。
記者還注意到,在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成為焦點議題。招行原行長、現任永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表示,未來銀行業改革將涉及多個層面,其中利率市場化改革已是箭在弦上。現在中國大部分銀行都在進行同質化競爭,這是利率沒有放開的后果。目前銀行業外部環境、約束條件、市場需求等均發生了變化,利率市場化對中國的銀行將是生死考驗。
(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