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股市近日陰雨綿綿,不少券商股在行情回撤之際,又遭到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對此,不少投資者心生疑惑,券商股行情后續如何?
股市近日陰雨綿綿,不少券商股在行情回撤之際,又遭到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對此,不少投資者心生疑惑,券商股行情后續如何?
對此,記者梳理各大券商近日發布的年度策略報告發現,不少機構認為當前券商股估值位于歷史底部,有較高的安全邊際,此外業績也將于明年迎來增長拐點,成為推動板塊上行的動力。但板塊內業績可能出現分化的格局,強者恒強,投資策略建議以大為主,同時兼顧特色。
紛紛減持為哪般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1月以來,已有東方證券、興業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等多家券商被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從減持數量看,少的僅幾十萬股,多的則達上千萬股。
交大昂立28日晚間公告,近期累計出售所持興業證券股票30萬股,減持后公司尚持有興業證券7940萬股;近期還減持了國泰君安股票440萬股,減持后公司不再持有國泰君安股份。
時代出版23日晚公告,11月8日至今,合計出售東方證券371.86萬股,實現投資收益約3557.15萬元。擬適時擇機出售所持東方證券全部股份(168.98萬股)。匯鴻集團也于23日晚公告,公司2017年11月14日至22日收盤期間,累計減持華泰證券無限售流通股1331萬股,占華泰證券總股本的0.1858%。加上一同減持的江蘇銀行無限售流通股667萬股,通過此次減持,匯鴻集團共獲投資收益約28255萬元。
此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也在計劃減持所持券商股份。中國長城27日晚公告,為盤活存量資產及支持主營業務發展,公司擬擇機出售所持有的東方證券部分股票。而早在本月初,中信證券就公告,自2017年11月6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公司股東中信信托擬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890.7萬股(含1890.7萬股),約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16%。
就減持的原因來看,多家上市公司表示,經營、業務發展需要是主要原因。除了上述中國長城公告外,匯鴻集團表示,上述減持有利于調整優化公司的資產結構,加快供應鏈運營平臺建設,推進公司創新轉型。所獲收益將計入公司當期損益,對公司2017年業績產生有利影響。
記者注意到,交大昂立、匯鴻集團在減持公告中都提到,減持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項下的券商股份。有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以隨時出售,主要特點是出售前的浮盈浮虧不在利潤表體現,出售后可以增加當期收益,但納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項下的資產通常不是短期投資的目的。
“不能說在這個時點減持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項下的券商股份就是不看好后續券商股的行情。上市公司已持有這些券商股份較長時間,現在減持也可能是為了經營發展需要。綜合來看,后者的可能性較大。”有業內人士指出。
把握低估值+業績主線
今年以來,券商板塊整體賺錢效應并不明顯。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券商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下跌3.01%,同期,上證指數上漲7.55%,滬深300指數上漲22.47%。
展望明年券商股行情,各大券商在近日發布的2018年度策略報告中表示相對樂觀。
申萬宏源預計,證券行業2018年盈利出現拐點,凈利潤增長9%,ROE水平維持在6.5%-7%之間,目前行業整體PB估值為1.8倍,大券商1.4倍-1.6倍,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近期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落地,投資者對于金融監管的擔憂已部分消除,有利于券商板塊風險偏好的提升。
招商證券表示,2018年行業將享受市場確定性上漲紅利,市場方面,堅信“穩中求進”的主基調延續。樂觀假設下,預計證券行業2018年凈利潤同比實現10%的增長。
不過,也有券商表示,短中期視角下,證券行業整體指數難有明顯機會,但個股有一定機會。信達證券金融行業研究員王小軍認為,明年券商股機會有,但可能不是特別大。從行業整體來看,預計全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比略有下降或持平,明年行業的營收、凈利潤相較今年會有小幅上升。
估值方面,王小軍指出,下行空間有限,主要考慮到券商的資產以交易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買入返售等為主,比較優質。從經驗來看,大型券商的PB估值底部在1.2-1.3倍。
此外,在行業業績回暖的同時,機構也預計板塊內部會出現分化。華創證券認為,在存量競爭時代,中小券商依靠創新和戰略差異化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性在下降,而央企背景、集團背景、投行領先的大券商迎來戰略優勢時期。
從長期來看,東莞證券指出,證券行業將在牌照逐步放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產品差異化逐步加大、市場集中度提升等因素影響下逐步走向分化。投資策略上,招商證券表示,圍繞商業模式領先,業績、估值有支撐的思路進行選股,堅定推薦商業模式領先、公司訴求強烈、業績支撐有力的標的以及業績良好的概念標的。
王小軍表示,市場態勢目前是強者恒強,行業排名靠前券商的市場份額在不斷上升,所以,投資邏輯還是以大為主,同時兼顧特色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