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它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方向、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是深刻揭示社會經濟規律的理論體系,是引領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科學思想,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它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方向、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是深刻揭示社會經濟規律的理論體系,是引領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科學思想,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
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發展經濟,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在新時代,應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面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把領導經濟工作的著眼點轉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來。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對我國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經驗的升華,是對我們推動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總結。要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也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之源。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才能構建起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經濟發展不僅要尊重經濟規律,而且要尊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范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倡導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產生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適應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回答了時代和實踐發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而緊迫的課題,具有重大時代價值和指導意義。
(作者 逄錦聚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05日 07 版)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