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隨新中國建設、改革,我國憲法有著自身的發展邏輯,呈現出一個規律——憲法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
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意愿,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修改憲法的重大決策,將黨和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及時載入莊嚴的憲法,必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憲法保障。
這是高瞻遠矚的決策和審時度勢的舉措:著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形勢新任務對憲法作出適當修改,是時代必然、實踐必要、法治必需?;赝麣v史長河,憲法始終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息息相關。回顧我國憲法制度發展歷程,我們愈加感到,我國憲法同黨和人民進行的艱苦奮斗和創造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同黨和人民開辟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伴隨新中國建設、改革,我國憲法有著自身的發展邏輯,呈現出一個規律——憲法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
這是充分發揚民主、凝聚共識力量的過程:憲法修改嚴格依法按程序進行,匯聚全黨全國智慧,集中社會各界共識,反映黨和人民共同意志。修改憲法,必須體現人民意志、發揮制度優勢,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博采眾議,憲法修改匯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集思廣益,確保憲法修改得到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從中央和國家機關到人民團體,從黨員干部到黨外人士,各方一同貢獻智慧和力量,讓憲法更加適應時代需要,回應人民呼聲。
這是“四個自信”的深刻彰顯——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構建符合自身特色、推動民族復興的法律體系,確保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憲法修改的過程,就是增強“四個自信”、彰顯“四個自信”的過程。把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的內容載入憲法,讓我們對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充滿自信;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讓我們對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證人民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自信;充實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內容,彰顯出我們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擔當與自信。
這是尊崇憲法地位、增強憲法意識的過程——以憲法修改為契機,自覺維護憲法權威、保證憲法實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法治保障、匯聚磅礴偉力。偉大的事業,離不開堅實的憲法保障。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尊崇和執行憲法,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增強憲法意識,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啟新征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與時俱進的憲法,必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夯實法治保障,匯聚磅礴力量!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