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軍營有利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國防意識、錘煉品格意志;青年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最具有感染力、影響力和說服力
軍營有利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國防意識、錘煉品格意志;青年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最具有感染力、影響力和說服力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南開大學8名新入伍大學生回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大青年的親切關懷、殷切期望,對教育工作和征兵工作的高度重視,這對高校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軍營有利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國防意識、錘煉品格意志。為國家、民族擔當是中南大學的辦學宗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已逐漸成為中南大學同學們的共識。近年來,中南學子響應祖國號召,到部隊建功立業已蔚然成風。2015年學校應征入伍學生28名,2016年47名,2017年達到78名,學生服役部隊覆蓋所有軍種,很多人主動請纓赴新疆、西藏邊遠地區。在助力強國強軍夢的過程中,學校堅持擰緊學生理想信念的“總開關”、注重紅色基因傳承、發揮先進典型示范、細化征兵服務,感召越來越多的中南學子用實際行動實踐家國情懷。
具體來說,要用理想信念激發報國熱情。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理想信念教育與應征入伍工作相結合,使軍營成為中南學子的向往之地。學校適應“互聯網+”時代特點,充分利用“小團子”“就業指導”“云麓谷”等微信平臺,推出針對新生、在校生、畢業生的《青春正當時,攜筆從戎可好》《走,當兵去》等專題,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引起心靈共鳴,抒發報國情懷;邀請退役士兵全程參與應征入伍工作,深入學院、年級、班級現身說法,以真實的經歷激勵青年學子參軍報國。
要用紅色資源做活國防教育。學校持續、精準推進國防教育。軍訓期間,高質量為新生上好第一課,引導青年學生將個人價值追求與國家需要有效結合;注重抓好重要節點的專題教育,通過走訪慰問學校老紅軍、老八路,讓學生零距離感受老一輩軍人的使命擔當;通過發揮國旗班的輻射作用,增強青年學生的儀式感,升華愛國主義情感;通過推出軍訓季主題教育活動,將國防教育做深做細,培育應征入伍的“好苗子”。
要用先進典型發揮引領作用。青年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最具有感染力、影響力和說服力。抗戰中,不少中南人教育救國、科學救國、醫療救國、從軍救國。和平年代,大量畢業生扎根基層,建功立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2000年畢業生向軍華,放棄更好的工作應征入伍,10余年扎根城步苗族自治縣大山深處,先后獲評全軍青年典型、中國五四青年獎章榮譽稱號。當代中南學子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把熱血揮灑在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用實際行動為廣大青年樹立了榜樣。
要用細化服務做好征兵工作。學校全方位為應征入伍學生實施物質和精神獎勵,推出了學分認定、支持繼續深造等十條措施,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成立征兵工作站,對入伍學生全過程關心,確保入伍各環節順利進行;組建“退役復學士兵之家”,為他們提供學業幫扶,促進退役復學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校用周到的關心幫扶,把應征入伍學生送出去,把退役復學學生迎進來,讓他們安心地在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中“淬煉成鋼”。(作者:中南大學黨委書記、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文兵)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7日 05 版)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