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健全完善開展教育的體制機制。經常性教育的特點,體現在“常”“長”二字,就是不分批次、不劃階段、不設環節,實現黨員教育的常態化。黨員經常性教育,關鍵是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
黨員經常性教育是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認識問題一時解決了,不等于永遠解決。就像房間需要經常打掃一樣,思想上的灰塵也要經常打掃”,要求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因此,全面總結歷次黨內教育的好做法好經驗,深入把握黨內教育的特點規律,積極探索創新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途徑方式,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各項任務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
充分發揮黨支部的作用。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關鍵在于黨支部履行好從嚴教育管理黨員的主體責任。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切實發揮黨內生活的“熔爐”作用,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利器”,讓黨內生活嚴起來、實起來。要把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積極推動支部履行黨章規定的“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的基本任務,以黨章為根本標準,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要把黨員在支部中的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出來,廣泛調動黨員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黨內經常性教育向黨員自主性教育提升。
推動教育具體化、差異化、精準化。黨員經常性教育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把握不同領域、不同類型黨組織和黨員的特點,明確不同目標、不同方法、不同措施,把教育任務具體化、差異化、精準化,做到有的放矢,讓黨員學得進去、議得起來、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要把經常性教育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結合起來,與黨員日常工作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抓住關節點,強化針對性,將其細化為符合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單位黨員特點的日常教育管理制度。比如,確定學習形式,就要區別層次、靈活多樣。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可以采取集中教育的方式;對農村、社區黨員,可通過口頭講解、播放電教片等形象直觀的方式;對流動黨員,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可依托園區、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利用開放式組織生活等方式開展學習;對離退休黨員,可以適當集中,也可以上門送學幫學;對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員,要兼顧好學習教育和生產經營,可多采取小型、業余、分散等方式。總之,開展經常性教育,切忌“一刀切”、模式化,在統一主題、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要鼓勵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創新教育方式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凡是有利于調動黨員接受教育的做法都要予以鼓勵,凡是有利于提升黨員教育效果的措施都要加以倡導。
把開展教育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必須突出問題導向,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把解決問題貫穿黨員經常性教育全過程。要把開展教育與解決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相結合,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不健全、工作不得力、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為基層黨組織更好地擔負起教育黨員主體責任奠定基礎。要把開展教育與解決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相結合,把正確的用人導向樹起來,為那些敢于擔當、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把那些庸懶散拖、無所作為的干部堅決調整下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針對新情況新問題開展教育,以改革創新精神補齊制度短板,真正使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
健全完善開展教育的體制機制。經常性教育的特點,體現在“常”“長”二字,就是不分批次、不劃階段、不設環節,實現黨員教育的常態化。黨員經常性教育,關鍵是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各級黨委(黨組)要把黨員經常性教育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對黨員經常性教育的組織領導,不斷健全完善開展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體制機制。加強黨員教育隊伍建設,選好配齊黨員教育職能機構工作人員和基層黨務工作者,充分發揮他們在黨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加強教育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校、各類院校、培訓機構、革命紀念地(館)和科技示范基地等在黨員經常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好各方面的教育資源。充分運用現代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手段和報刊圖書、廣播電視、信息網絡等媒介,拓展黨員接受教育的途徑和方式。及時總結和宣傳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成功經驗,為開展黨員經常性教育營造良好氛圍。(李東方)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