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積極倡導“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本國經濟和沿線各國經濟的共同、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倡導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
2017年3月22日至2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行正式訪問。此次訪問是在全球化趨勢出現逆轉、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世界政治經濟發展前景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進行的,同時也是中國維護經濟全球化大趨勢,擴大自身“朋友圈”,進一步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一次重要機遇。事實上,無論是在推動自由貿易還是深化地區經濟一體化等領域,中國同澳新兩國都具有相當廣泛的共同利益。因此澳新兩國也對本次李克強總理的訪問寄予厚望,希望中國能夠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向前發展。
自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一直奉行“美國優先”原則,希望以此推動全球利益以有利于美國的方式再分配,這也引發了包括澳新兩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集體擔憂。相比之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化積極的倡導者和引領者。中國積極倡導“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本國經濟和沿線各國經濟的共同、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倡導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在2017年2月舉行的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次會議上,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決議之中,也表明了國際社會對于這一倡議的認可。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中國也高度重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大洋洲國家的作用。習近平主席在布里斯班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并對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時就指出,南太平洋地區是中方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對于海上絲綢之路也表現出了高度的興趣。
在這背后,則是中國同大洋洲國家日益緊密的經貿和人文聯系。從2013年起,中國同澳大利亞就建立了總理年度定期會晤機制,這種會晤機制對于協調兩國關系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很多涉及兩國關系的重大問題——如加速中澳自貿協定談判進程和搜尋馬航失聯客機等事宜都是在這一會晤機制中商定的。2014年習近平主席出訪澳大利亞期間,兩國領導人宣布將雙邊關系提升為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時隔半年之后,兩國又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近年來,中澳、中新兩國一直保持著緊密的雙邊關系。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并在2013-2014財年,中國首次成為澳大利亞最大外資流入國,2014——2015年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國際留學生來源國。在當前全球化發展前景面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同澳新在維護自由貿易、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和深化經濟合作等領域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而這也使得李克強總理的本次訪問備受期待。
新西蘭則是同中國關系比較友好的西方國家,在對華關系方面創下了多個“第一”,如第一個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完成雙邊談判的西方國家、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西方國家、第一個與中國開展雙邊自貿協定談判并且簽署協定的發達國家以及第一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西方國家等。這些“第一”表明中新關系源遠流長,政府和人民也都對對方抱有深厚的感情。2015年,新西蘭總督邁特帕里訪華并同習近平主席進行了會談,兩國表示將就地區合作機制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等問題加強協調和溝通,深化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的合作。2016年,時任新西蘭總理的約翰·基來華并同李克強總理會晤,雙方簽署了涉政治、經貿和人文等領域的多個雙邊合作文件。中新關系已經成為中國同西方發達國家關系的一個“樣板”,中國也可以從中積累不同制度的西方國家發展經驗,學習和借鑒國家治理理念等。
同時,中國同澳新兩國的經濟契合度比較高。如澳大利亞提出了“北部大開發”計劃,新西蘭也正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李克強總理本次訪問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澳新兩國的發展戰略實現對接,以開創中國同澳新兩國利益交融的新格局,共同推動南太平洋地區的經濟繁榮。(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趙洋)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