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為標志,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發展的主要問題,治國理政所要遵循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實現了新的飛躍。同時,“新時代”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黨的十九大已經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所謂“時代”,就是指歷史上以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狀況為依據而劃分的歷史時期。這種“時代”是指人類進入文明發展以后較大的歷史分期,一般都具有世界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為標志,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發展的主要問題,治國理政所要遵循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實現了新的飛躍。同時,“新時代”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
其一,從國際方面來看,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領跑者。當前,世界依然處在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階段。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標志著中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但那時候有些人有一種擔心:世界三大經濟組織——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它們的規則都是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的,我們中國是后來者,我們會不會因為受到制約甚至落入某種陷阱而遭受損失呢?但是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上升為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而且我國和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這意味著,中國在世界經濟的格局中所處的地位、所承擔的角色、所發揮的作用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過去,美國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而當前,中國成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領跑者。這一角色換位,正標志著“新時代”的到來。
其二,世界政治依然是多極化的,但多極化的結構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開始的,兩極格局解體,社會主義一度陷入低潮,但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已經形成。那時候美國一霸超強,甚是得意。當時美籍日裔學者福山出版了一本著作《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他認為整個人類歷史已經發展到終點,最后一個社會制度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很快就會消亡。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也出版了一部著作《1999:不戰而勝》,還有布熱津斯基的《大失敗——二十世紀共產主義的興亡》,他們都認為社會主義要徹底消亡了。但是鄧小平指出: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中國這面社會主義的旗幟不但沒有倒,反而風景這邊獨好。放眼世界,戰爭警笛不時響起,地區熱點此起彼伏,沖突不斷,難民潮涌,局部地區饑餓、疾病在蔓延……而我們中國越來越政治穩定、風清氣正、國泰民安、社會和諧、國力強盛。我們的發展舉世公認,所以許多國家都寄望于我們,希望搭乘中國的順風船。這說明世界正在走向多極化,中國正在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已經形成巨大的磁場,國際話語權越來越大,地位舉足輕重。從這個角度來看,世界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其三,從中國國內來看,習近平總書記從三個維度強調中國跨進了新時代。他說,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終于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使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全世界高高舉起。只要回憶一下國際共運史,就不難理解。500年前,英國人托馬斯·莫爾出版了一部著作《烏托邦》,《烏托邦》描繪了一個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生產資料社會公有。但是莫爾給不出實現社會主義的路徑,所以我們稱之為空想社會主義。盡管經過了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豐富和發展,但是空想社會主義仍然停留在空想階段。直到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發表了《共產黨宣言》,才使空想社會主義變成了科學社會主義。因為它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認為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無產階級最終將戰勝資產階級,實現社會主義。
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先后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特別是現在,發展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歷史性的飛躍。正是在這個偉大思想的指引下,中國今天才有這樣出乎人們意料的奇跡般的發展。所以,科學社會主義應當說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全世界高高舉起。因此從科學社會主義的命運來看,也同樣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為全世界那些想要加快發展、又想維護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開拓了前所未有的新路徑。中國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難題,不斷作出新的貢獻,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舞臺中心。從以上這幾個方面來看,中國和世界都進入了新時代。
從中國國內發展來看,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可圈可點的亮點很多。比如,全世界各個國家經濟發展對世界的貢獻率,中國占到了30%,這比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還要多;全世界的減貧貢獻率,中國是70%,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許多國家把中國的扶貧政策看作一種榜樣,要來借鑒、學習;我國的高鐵里程數達到2.3萬公里,全世界最長;我國的許多產業產值,如糧食作物、油料作物、汽車產業、鋼鐵產業,都居世界首位;我們的天眼面積最大、精度最強,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蛟龍號潛水器下潛深度不斷刷新世界紀錄;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難度最大……所以,無論從國際來看,還是從國內來看,我們的的確確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就是我們的歷史新方位。
中國走向攸關世界,就是說中國向哪里發展,向哪里邁步,向哪里前進,將影響整個世界的格局,這就叫攸關世界。說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就是說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尋求的是合作共贏、互利共贏,我們的發展將會給其他國家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這就是惠及世界。世界各個國家都想發展,而且都想發展得快,那么怎么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他們提供了智慧和方案,這便是啟迪世界。我們是追求人類共融共通型的國家,我們的政策有利于全世界各個國家,不僅是發展中國家,也包括發達國家。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推進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范本,可以作為一個學習樣板,這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黨的十九大對世界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而且隨著歷史的發展,黨的十九大不僅具有中國的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的世界意義。
(作者 張國祚 單位: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