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要實現“十三五”目標,GDP增長底線是6.5%。“要看GDP,但不能唯GDP。”一季度我國經濟數據顯示的好消息還有: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國民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經濟數據,一季度GDP增長6.8%。
要實現“十三五”目標,GDP增長底線是6.5%。“要看GDP,但不能唯GDP。”一季度我國經濟數據顯示的好消息還有: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國民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20世紀以來經濟學領域最偉大成就之一。它通過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數據,系統地反映從生產、分配到交換、使用的經濟循環全過程,以及各部門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聯系。它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據與工具。40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際標準的持續變化,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不斷升級,形成了4個版本。
1978一1984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0版
歷史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推薦兩種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一是國民賬戶體系(SNA),它建立在市場經濟理論基礎上,為市場經濟國家宏觀調控與管理服務。二是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它為計劃經濟國家經濟管理服務。1980年代后期,隨著計劃經濟國家紛紛轉向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尤其是蘇聯解體和經互會(CMEA)解散,MPS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發展的空間,逐步消亡。
1954年,我國開始學習借鑒蘇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逐步推行MPS。然而,不久就遇到“大躍進”,平衡表的編制工作受到批評被迫停止。“文革”時期,政府統計機構被撤銷,國民經濟核算工作陷入癱瘓狀態。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首先恢復了MPS的國民收入核算,隨后編制了MPS的投入產出表、綜合能源平衡表、主要原材料平衡表和消費品平衡表等,建立了綜合財政統計,形成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0版。該版本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國民經濟計劃和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例如,1983年國務院有關部門決定把國民收入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情況的綜合指標之一,并在國民收入核算資料基礎上逐步編制全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民收入年度計劃,對國家和地方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指導作用。
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我國并沒有完整地實現MPS,而是根據實際需要有重點地采用了一些內容,因此,1.0版是不系統、不全面的。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1.0版的缺陷顯現出來:一是側重于反映物質生產狀況,難以反映非物質生產發展的情況,與國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要求不相適應,既不利于反映綜合國力,也不利于全面掌握產業結構。二是側重于反映實物流量,難以系統反映社會資金運動情況,與國家轉變經濟管理的職能不相適應,不利于國家運用財政和金融政策調控宏觀經濟。三是側重于生產核算,分配、消費、積累等方面的核算比較薄弱,難以反映國民經濟循環全貌及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情況,與國家掌握國民經濟運行和進行總體平衡的要求不相適應。四是核算方法單一,缺乏聯系性和嚴密性。
1985一1992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版
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國在繼續實行MPS的同時,從1984年起著手升級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85年,國家統計局第一次核算基于SNA的綜合性指標國民生產總值(GNP)。從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實際出發,以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為指導,在總結我國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吸收國民經濟核算的國際經驗,設計出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版———《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2.0版主要進行了四方面改革:一是擴大了核算的范圍。從原來單純的物質產品核算擴大為包括服務在內的全面核算;從原來財政、信貸資金運動擴大到全社會資金運動的核算。二是充實了核算內容。在總量核算的基礎上,充實了反映部門間經濟技術聯系的投入產出表;從部分價格指數的計算擴大到國民經濟綜合價格指數統計;從流量核算擴大到對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的存量核算。三是改進了核算方法。根據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需要,借鑒國外經驗,采取了賬戶、矩陣和平衡表相結合的核算方法,為進行國民經濟的總量核算、結構核算和各種數量分析提供了條件。四是提高了國際比較能力。吸收了國際上不同核算方法的長處,并采用了板塊的轉換結構,可進行MPS和SNA兩種核算體系的相互轉換,既方便與外國比較,又適應當時國民經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
在2.0版中,MPS內容仍然占有相當位置,表現出一種拼接特征。其原因除了當時考慮到保持我國國民經濟核算資料的歷史可比性、宏觀經濟分析和管理工作者的應用習慣,以及同當時還實行MPS的國家國民經濟核算資料的國際可比性之外,還在于當時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還沒有實現從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理論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變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理論突破了把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是思想的一大解放,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大發展。但由于這一改革理論的不徹底性,計劃經濟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于資本主義,這種傳統觀念仍然束縛著人們的思想。這種束縛表現在國民經濟核算方面,就是人們不敢徹底放棄MPS,不敢理直氣壯地采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SNA。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