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想要在奶粉市場一展拳腳的蒙牛,在收購雅士利后,卻頻頻受其拖累。
想要在奶粉市場一展拳腳的蒙牛,在收購雅士利后,卻頻頻受其拖累。8月24日,蒙牛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2.6億元,同比增長6.6%;凈利潤10.77億元,同比下滑19.5%。對于凈利潤的下滑,蒙牛解釋稱,是受雅士利拖累。不過,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在被蒙牛收購之前雅士利的業績是增長狀態,蒙牛和雅士利究竟誰拖累了誰?
渠道調整不徹底
8月24日晚,與蒙牛一同提交財報的還有雅士利,但這是一份不靚麗的成績單。財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1.47億元,同比下滑2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0萬元,同比下滑86.2%。
記者注意到,本次業績的發布,是雅士利2013被蒙牛收購后,第三次出現下滑。財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以及2015年上半年雅士利營收分別下滑28.2%和24.9%,為15.46億元和11.62億元。在凈利潤方面也是如此,2014年上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分別下滑28.7%和63.9%,為2.09億元和7560萬元。
而在被蒙牛收購之前雅士利的營收和凈利潤是處于增長狀態的,為何被蒙牛收購后雅士利連年下滑?對此,記者試圖聯系蒙牛方面相關工作人員,但并未收到回復。
而雅士利歷年的財報對此的解釋為,現代和傳統渠道加大萎縮削弱了公司原本在渠道上的競爭優勢,持續應對母嬰及電商渠道銷售模式轉型,而新的營銷策略的執行和效果需要時間和成本費用的投入,以及加大促銷力度應對市場競爭。
據悉,雅士利近幾年一直力促渠道轉型,不斷加大電商和母嬰渠道的投入。財報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已組建KMBS國際,主攻全國大中型母嬰連鎖。同時,在電商渠道上重點發力與京東、天貓、蘇寧三大客戶的合作,并針對平臺特點量身定制爆款,增加曝光度。但連續多年的調整并沒有帶來業績的改善。業內人士分析,當前雅士利電商和母嬰渠道占比很低,其渠道轉型投入并沒有被市場認可。
對此,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雅士利近幾年確實在進行銷售渠道的調整和團隊建設,每年都在嘗試不同的調整方式,但效果并不明顯,根源是公司營銷終端人員的積極性不高,營銷團隊整體離職率很高,公司急需補充大量人員來維持團隊的穩定。
多品牌融合難度大
據了解,2013年6月蒙牛收購雅士利的初衷是實現強強聯合,但目前的事實卻事與愿違。此外,雅士利國際作為蒙牛旗下唯一的奶粉生產平臺融合了多個奶粉品牌。資料顯示,早前,蒙牛就因歐世蒙牛品牌發展不利而將其轉給雅士利,去年年底,雅士利的二股東達能集團又與蒙牛和雅士利簽訂協議,將旗下的多美滋品牌轉入雅士利。
由于這些品牌體量很小且都處于虧損的境地,因此拖累了雅士利的業績。如多美滋品牌由于受“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影響,2014 年實現營收13.19 億元,凈虧損 7.71 億元,而歐式蒙牛更是蒙牛集團奶粉高端化路線失敗的犧牲品。雅士利接盤了蒙牛幾個虧損的品牌,整合難度可想而知。
宋亮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恒天然肉毒桿菌”事件影響的多美滋使得雅士利國際的品牌美譽度至今都難以恢復。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也分析說,雅士利接盤蒙牛旗下多個品牌在融合過程中各方因素都不協調。雅士利并沒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在被蒙牛收購之前雅士利主要銷售市場是在三四線城市,價格偏中低端,而多美滋作為之前達能最賺錢的品牌主要占據高端市場,沒有融合好最終很難形成合力。
除此之外,品牌融合后的管理問題也制約著雅士利國際的發展。王丁棉表示,蒙牛收購時并沒有留住雅士利的原班人馬,管理團隊的流失導致了雅士利客戶的流失,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近年來的業績。同時,多美滋注入后管理人員又再次發生了變動,而新任管理團隊又需要長時間磨合才能帶動業績增長。
在王丁棉看來,雅士利的磨合期至少還要兩三年才可能過去,并且需要有懂市場的管理人才才可能帶動雅士利重獲升級。
除此之外,財報顯示,雅士利經營品類除了上述的歐式蒙牛、多美滋以外還有雅士利國際嬰幼兒奶粉、施恩國際嬰幼兒奶粉和營養食品,三者上半年營收下滑幅度分別為37.2%、46.9%和20.3%,在奶粉業務不景氣的同時,其他業務也出現了下滑。
此外,雅士利業績下滑還與整個乳制品行業的不景氣有關。不久前合生元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實現營收14.6億元,同比下滑14.0%。同時。現代牧業上半年實現營收22.29億元,同比下滑8.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虧損為5.66億元。
對此,宋亮表示,乳品市場的萎縮、跨境電商的沖擊以及奶粉新政的影響造成全行業業績的下滑。尤其是10月1日即將實施的奶粉新政,使許多經銷商不積極進貨,而是處于觀望的狀態。王丁棉也表示,當前正處于奶粉市場低潮期,大多數企業都在虧損,經銷商都處于甩貨和清倉的階段,本來就虧損的雅士利此時更是難逃繼續虧損的境遇。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不是被蒙牛收購,雅士利的管理層不會動蕩,產品運作層面也不會出現定位不清,業績因此也不會大受影響,而如果不是收購了雅士利,蒙牛的凈利潤也不會出現大幅下滑,蒙牛和雅士利可以說是互相拖累了對方。(見習記者周子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