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與雅士利企業信息對比
百億迎娶雅士利,蒙牛或可獲政府資金補貼;后繼無人出售企業,雅士利創始人張氏套現超40億元
6月18日,中國乳業迎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并購——蒙牛乳業向雅士利所有股東發出要約收購,并獲得控股股東和第二大股東接受要約的承諾,承諾出售合計約75.3%的股權。此次交易可能涉及的最大現金量將超過124億港元(合人民幣約98億元)。
這樣盛大的一場“婚姻”,背后有什么樣的故事?
蒙牛再遭對手抬價
在被蒙牛收購前,伊利也曾意圖收購雅士利,伊利的參與最終結果是抬高了收購價格。
蒙牛和雅士利的結合,不是來自于“一見鐘情”。
據業內多位人士介紹,在決定收購雅士利前,蒙牛曾大范圍“相親”,與國內多家乳業展開過收購意向談判,如飛鶴、圣元、貝因美等,但均未談妥。
在國內乳業即將進入“大時代”的現在,一些企業更愿意再拼搏一番。
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表示,“一個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是絕對不會輕易賣掉自己企業的,飛鶴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冷友斌說,“以前那么難的時候都堅持下來了,現在局勢好了怎么可能放棄呢?”
在冷友斌看來,政府此次對乳業的大整頓,將使其創立的企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與蒙牛的做法相似,雅士利也接觸過其他企業,蒙牛的最主要競爭對手伊利便是其中之一。
與伊利的接觸為雅士利帶來了“良好”的效果。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伊利的參與最終結果是抬高了收購價格,這和現代牧業的收購效果如出一轍。”
此前,5月8日,蒙牛斥資32億港元增持現代牧業,增持后其手中擁有股權從原有的1%增至28%。
現代牧業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原料奶生產商,是蒙牛乳業的上游供應商。根據協議,現代牧業生產的70%以上奶源供給蒙牛,實際供應量最高達95%以上。
據媒體報道,在蒙牛與現代牧業收購談判過程中,現代牧業降低了蒙牛供奶比例,通過第三方將奶源輸送給其競爭對手,以此抬價。
“并購可獲政府資金補貼”
據某乳企負責人透露,對于奶粉企業的兼并重組,政府會以資金補貼的形式表示支持。
對于蒙牛和雅士利“喜結連理”,不少行業人士均指出,政府在里面充當了重要角色。
“從公布那天的情況看,政府對兩家企業的結合是非常支持和鼓勵的。”國內一家乳企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蒙牛的背后是中糧這個響當當的國企,工信部負責人在當天上午就已經替它們公布了收購信息,鼓勵支持的態度非常明顯。”
在蒙牛宣布收購雅士利的當天上午,工信部召集127家乳企在京開會,并撮合這些企業“現場相親”,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整合。“大家可以先談談戀愛,能結親的就今天結親,如果有成功的婚姻,我們會很高興。”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當時在現場說。
工信部消費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在會上表示,未來將努力提升國內乳粉行業的集中度,鼓勵企業兼并重組。2年內將爭取培育形成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企業集團。
上述乳企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對于奶粉企業的兼并重組,政府給予的不僅僅有口頭上的鼓勵,還會以資金補貼的形式表示支持。
對于“政治聯姻”的說法,雅士利并不認同。雅士利董秘吳曉南表示,與蒙牛并購完全是機緣巧合。
“今年3月份,我們和蒙牛的高管碰巧在香港住一家酒店,雙方就中國乳業發展展開了交流,進而談到兩家企業聯合。蒙牛向我們表達出并購的意愿,從香港回來后雙方一直保持接觸,隨著接觸和商談的深入,雙方感覺目標相投,進而進行商業條款談判,在達成共識后于6月17日進行了簽約。”
吳曉南說,“正巧此時政府出臺了相關的產業政策,這完全是一種巧合,根本不存在政治聯姻的問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