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于仰韶,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作為近年來豫酒品牌成長較快的企業,仰韶以傳承和創新為基石,在中國白酒企業的競爭洪流中優雅、從容地實現了完美蛻變。
映象網訊 關于仰韶,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作為近年來豫酒品牌成長較快的企業,仰韶以傳承和創新為基石,在中國白酒企業的競爭洪流中優雅、從容地實現了完美蛻變。
一如近年來暢銷的彩陶坊天時、地利、人和三款產品的市場運作,把古代的用兵之道搬之于現代商業競爭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當然,一個企業越是成功,其背后的傳奇故事與各種剖析附加就會越多。作為歷史文化的傳承者,仰韶以實際行動做了最好的說明;作為豫酒創新力量的代表,仰韶這幾年的發展大家都有目共睹。
在我看來,仰韶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功,除了營銷工作有聲有色之外,最重要的是酒品質量過硬。是仰韶酒業的車間職工,用滴水穿石、鍥而不舍的匠人精神,撐起了仰韶酒的有口皆碑。
今天想說一說我所熟知的仰韶酒品質的堅守者們,他們是仰韶酒業的現任董事長、負責生產釀造的副總經理郭富祥、負責調酒與技術研發的總經理助理韓素娜,是他們身體力行、跬步千里,把仰韶酒帶向了一條崛起之路。
侯建光陪同宋書玉、蔣輝一行參觀仰韶
仰韶酒業董事長:
以工匠之心詮釋白酒情懷
現在,白酒圈都知道仰韶酒業董事長有一句名言:我這一生只為做好一項事業,釀好一瓶好酒。
在眾多酒企尋求多元化發展路徑的今天,仰韶酒業董事長能夠初心如一,憑借自己對白酒的執念與情懷,向所有處在轉型時期的白酒企業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樣本。
可誰又能想到,這位中國最懂白酒的董事長,在2004年上任初期,也曾有一段迷茫的日子。
用他的話說,那時候,幾千個工人在等米下鍋,同時企業的產品銷路也非常一般,如何快速的讓仰韶打一個翻身仗,是他那段時期經常考慮的問題。
磨心的日子固然難熬,同樣也可以讓人全神貫注地想一件事情,而他反復捉摸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讓仰韶快速發展。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2008年,仰韶彩陶坊天時、地利、人和三款酒的上市。
2009年,彩陶坊在鄭州國際飯店舉行招商會,也就是在那個會上,我和仰韶酒業董事長有了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然而那次見面,他的近乎“狂妄”的語言,讓我一直記到今天。
當時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一定把仰韶做到河南第一名。”
作為一個在白酒行業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我,見了太多吹牛的人,也見了太多一開始轟轟烈烈到最后銷聲匿跡的人和事。所以,他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小伙兒還年輕啊。
后來的這幾年,隨著彩陶坊的熱銷,重塑了仰韶酒在行業中的地位,仰韶酒業董事長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
縱觀河南白酒行業格局,豫酒復興被議論多年,同時,外圍品牌不斷滲入,仰韶能在前有敵軍、后有追兵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自己的血路,足以證明仰韶這支驍勇善戰的團隊有多強大。
仰韶酒業董事長常說,發展要靠思路、靠理念,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產品。產品是企業生存的關鍵,產品更是決勝千里、決勝市場的關鍵。
為了把好質量關,釀酒師勾調好每一批酒品,在出廠之前,仰韶酒業董事長都要品嘗。同時,除了經常走車間、關注仰韶自身的酒品設計之外,近年來,仰韶酒業董事長還曾多次帶隊走四川、入貴州,與其它企業進行交流與溝通,取長補短。
此外,只要是在河南本土市場上暢銷的酒品,他也會經常研究思索,分析一下這款酒為什么暢銷?工藝有什么特殊?
天道酬勤,正是仰韶酒業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由“陶池發酵、陶甑蒸餾、陶壇老熟、陶瓶儲存”四陶工藝釀造出的彩陶坊酒,才被國家白酒權威專家組評定為中國白酒的第十三種香型“中華陶香型”白酒,開創了豫酒擁有獨立自主香型的新局面。
而仰韶酒業董事長本人,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董事長級別的國家級白酒評委,被業內稱為“中國最懂酒的董事長”。
“今天的仰韶,盡管取得了一點成績,但離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未來,我們仍然會創新精進,把仰韶酒打造成豫酒品牌的代表。”仰韶酒業董事長說。
到河南喝陶香
郭富祥:
既然選擇了這個醉人的事業,就要把它干好
大家都知道,白酒釀造裝甑技藝是傳統白酒生產操作中的技術關鍵,是保證企業多出酒、出好酒的重要因素。
“仰韶上甑法”是仰韶獨創的一種釀酒方法,曾在“河南省第五屆白酒釀造裝甑職業技能競賽”上獲得過冠軍,而仰韶酒業主抓生產技術的副總郭富祥正是此次比賽上仰韶隊的領隊人。
白酒行業有一句經典的話:“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裝甑技術不過關,豐產不豐收”。
“不同的上甑法,單鍋出酒可以相差5-10公斤,按照我省的釀酒產業規模,單就提高上甑技術一項,一年可以多創造1000萬以上的產值。”精于工藝的他,“榨”出了糧食里的所有剩余價值,也為公司節約了不少成本。
釀酒要講究“緩、準、勻、穩、輕、散”等技藝,郭富祥管理的釀酒團隊早已經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仰韶的車間,工人們的每個動作都標準有序,他們輕輕地揮舞著鐵鏟,如同主婦炒菜用的鏟子,運用自如,巧妙如詩。
近來,為了全面提升崗位技能,仰韶酒業開啟了“369上甑工人才培訓計劃”。由點到面,在全廠掀起了學習裝甑技術、提高裝甑技能的熱潮,對工人學習技術、鉆研業務、全面提升崗位技能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在仰韶酒業路邊的企業文化墻上,有一篇郭富祥寫的《整頓工作作風 嚴肅組織紀律 激發企業活力》的文章。在文章里面,郭富祥談到了自己對企業發展的認識,以及對工匠精神的看法。
在郭富祥看來,忠誠、責任和擔當、激情和創造力三者缺一不可,離開了后面的兩個因素,所有的忠誠都將毫無疑義,甚至還會給公司造成損害。
郭富祥說,工匠精神說大很大,說小很小,工匠精神離我們說遠很遠,說近也很近。
什么是工匠精神?其實就是把自己份內的事干好,干到極致。
“這就需要一個人有健康的心態,高尚的品德,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專注如一,把任何工作都做好。”郭富祥說。
我曾經過問郭富祥,會不會一直從事白酒工作?對此,郭富祥說,既然選擇了這個醉人的事業,就要把它干好,一直干到退休為止。
“我在仰韶干了二十多年,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早已經把仰韶當作自己的家,能夠把自己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得漂亮,不負仰韶人的重托,就是對這個家負責。”郭富祥說。
河南省酒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輝-為豫酒的品質代言
韓素娜:
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知足了
有時候,改變人生軌跡的,恰恰是一次偶然的選擇。韓素娜的人生便是如此。
1994年,在仰韶酒廠化驗室工作的韓素娜,報名參加了仰韶舉辦的品酒員選拔比賽,也就是這次比賽,徹底改變了韓素娜的人生道路。
韓素娜說,她當時純屬好奇,結果通過理論和品酒兩個環節的考試,竟考了個第一名。
不過,要做品酒師,自身素質必不可少,必須要有敏銳的嗅覺、味覺,這也是最基本的一點,不僅要先保護自己嗅覺器官的靈敏度、練好基本功,而且每天還要堅持品嘗酒。
剛開始品酒調酒的那段時間,由于對酒精太過于敏感,韓素娜也曾考慮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但在重新思考之后,她選擇了堅持。
就這樣,韓素娜開始了自己品酒、勾兌、調酒的工作。
韓素娜的工作與郭富祥的工作是上下承接的關系,郭富祥的團隊在釀造出來原酒之后,都要送到韓素娜負責的研發中心進行勾兌與調制,然后才能送到酒窖去儲藏。
努力的人從來不缺乏機會。到1996年,韓素娜已可以獨當一面,承擔了部分酒的主要調制工作。2005年,韓素娜就已經承擔起了仰韶所有產品的品評、組合調味任務。
一個品酒師的正常品嘗量是每天120壇,韓素娜現在每天品嘗的酒樣在300壇左右。
現在,韓素娜每天要對入庫原酒初步評定級。而后,就是圍著陶壇對儲存酒復評,這上萬壇的酒,每半年就要復評一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最后,就是抱著三角瓶對原酒組合酒體設計。
“女人做調酒師可以說是很殘酷的,香水不能用,化妝品不能用,帶香味的洗發水也不能用,這些香味都會影響對酒質的判斷。”韓素娜說,也正是這樣,才練就了韓素娜在調酒方面的敏銳知覺。
現在的她已經身為仰韶酒業酒體設計中心主任,既是國家級品酒師,還是國家級評委。其在酒體的內在微量成分分析、生物技術的綜合運用、產品包裝形象的設計等方面勤于研究,牢牢維護了彩陶坊酒“形象不倒、價位不落、市場擴張”的局面。
白酒總體上來說,是對人體是有益處的,但過量飲酒的害處也是不可回避的。尤其是近年來,行業內就普遍刮起低度風。
這也讓韓素娜看到了白酒未來發展的其中一個方向,那就是低度保健酒。“同時,我們也將積極倡導健康飲酒的理念,培養良好的飲酒習慣。”韓素娜說。
中國白酒文化源遠流長,而中國的餐飲文化也一樣博大精深。將不同白酒搭配最合適的餐食,以酒佐餐,健康飲酒,提高飲酒的樂趣和品位,將是韓素娜下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