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力打造一系列體育旅游品牌,發揮體育旅游乘數效應,助力社會消費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國家旅游局、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在全國引發積極反響,各地旅游及體育部門紛紛為意見點贊,并就貫徹落實意見作出部署,全力打造一系列體育旅游品牌,發揮體育旅游乘數效應,助力社會消費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凝聚共識
“意見從政策制度層面促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市場提供旅游新產品新供給,順應了發展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和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意義十分重大。”湖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陳獻春對意見給予高度評價。在陳獻春看來,意見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利于發揮旅游業的事業、產業雙重屬性。體育旅游都是具有雙重屬性新產品、新業態,既能推動經濟發展,又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二是有利于以改革創新增加服務消費領域有效供給,擴大新興消費,有利于促進服務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三是有利于發揮旅游業融合帶動作用,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推動旅游業與教育、體育兩個重要領域跨界融合,培育消費新動能,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體育是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旅游是推進體育產業的重要動力。”寧夏回族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徐曉平認為,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關系,這對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遼寧省旅游委副主任王曉江介紹,體育旅游在未來遼寧全省的旅游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政府職能部門的決策和規劃將直接影響體育旅游產業的走向。“此次意見就各涉旅部門共同發展體育旅游做出了指導性、操作性強的部署。”
“正如文件所說,隨著人們多樣化體育運動和旅游休閑需求日益增長,體育旅游已經成為重要的生活方式。”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旅游局局長楊學明說,大力發展體育旅游是豐富旅游產品體系、拓展旅游消費空間、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
夯實基礎
實際上,各地近年來積極發揮資源優勢,加快體育旅游發展,一批參與性強、知名度高、群眾基礎好的體育旅游品牌不斷涌現,為貫徹意見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湖南發展體育旅游有資源優勢、工作基礎、發展潛力。”陳獻春說,作為共和國第一任體委主任賀龍元帥的家鄉,湖南是名副其實的體育資源大省,郴州市借助中國女排訓練基地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中國體育之城”,益陽市是國家羽毛球隊訓練基地,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益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近年來,湖南連續舉辦長沙湘江國際帆船大賽、長沙環湘江自行車賽、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湖南站、環洞庭湖汽車拉力賽、岳陽龍舟賽、山地戶外健身暨鄉村旅游休閑大會等活動,在全國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
徐曉平介紹,寧夏近年來一直在探索發展體育旅游產品。寧夏體育與旅游部門連續多年組織迎新春全民登山、健身跑活動,每年參與人數超過5萬人次,去年舉辦的中美籃球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籃球愛好者。“這些有影響、有規模的體育旅游活動,對寧夏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全域旅游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遼寧,意見落地已有“回音”——由遼寧省旅游委和省體育局聯合主辦的主題為“快樂冰雪健康遼寧”百萬市民上冰雪冬季全民健康旅游活動日前在沈陽熱高樂園炫動體育世界啟動,這是響應意見的一場惠民活動。據統計,去年遼寧全省開展的冰雪健身活動200多個,參與人數近百萬。隨著遼寧冬季冰雪健身運動的普及,更多市民和來沈游客在這個時節愿意走到戶外,與冰雪共舞。
中國“羽毛球之鄉”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首批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也是國家體育產業聯系試點城市,擁有發展體旅的獨特資源稟賦。近年來,全區大力實施全民健身與全域旅游融合發展的戰略,已經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為促進體旅融合,實施全域公交1元票制和景區健身卡制度,政策實施1年多來,游客數量增長34.6%,旅游綜合收入增長35.6%。
確保落地如何確保意見落地取得實效?
徐曉平介紹,下一步,寧夏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要求,依據沙、水、山等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人文資源,重點打造寧夏全民健身“一沙、兩河、三山、三重點”體育項目,培育體育旅游品牌,到2020年縣級以上城區建成10分鐘健身圈,在寧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230萬,占全區總人口比例34%以上,培育一批健身旅游品牌,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有潛力的體育旅游品牌,為寧夏全域旅游發展培育新的亮點和增長點。
“遼寧省旅游委將以意見為發展導向,從戰略角度出發,為體育旅游長遠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王曉江說,遼寧省旅游委將積極引導和保障體育旅游事業的發展,布置好重點發展的項目,增加對體育旅游事業的扶持力度,完善體育旅游產業服務體系,系統選拔專業人才,最大限度上滿足旅游體系對體育人才培養的要求。
就貫徹實施意見,萬盛經開區也有了成形的思路。楊學明說,按照意見要求,旅游部門將與體育部門加強合作,創新工作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將轄區內各大景區和體育相關產業調動起來,加快培育體育旅游消費市場,持續優化體育旅游供給體系,不斷提升體育旅游在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中的比重,充分發揮體育旅游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