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進行的鄭州西郊東趙遺址考古發掘中,新發現大、中、小三座“疊套”在一起的古城里,均有十分重要的文化遺跡出土,其中二里頭文化時期的“中城”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新發掘出的卜骨坑、祭祀區、兒童奠基現象等,都是中國夏代考古史上首次或為數不多的發現。
正在進行的鄭州西郊東趙遺址考古發掘中,新發現大、中、小三座“疊套”在一起的古城里,均有十分重要的文化遺跡出土,其中二里頭文化時期的“中城”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新發掘出的卜骨坑、祭祀區、兒童奠基現象等,都是中國夏代考古史上首次或為數不多的發現。
東趙遺址新發現的“中城”,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二里頭文化早期城址中面積最大的,它與鄭州地區其他夏商遺址一起,孕育和繁盛了早期華夏文明。考古人員在“中城”里發現一處卜骨坑,從中出土數十塊密集擺放的卜骨。
“這些卜骨都是被使用過的,上面有灼燒過的痕跡,也有卜兆,它們在同一個卜骨坑里集中擺放,應該是多次占卜的結果,這有可能是商代殷墟卜甲集中埋藏放置習俗(制度)的雛形。”考古隊領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長顧萬發說。
中城的城墻里還發現有兒童奠基現象。顧萬發介紹,用以奠基的兒童遺骸,是在城墻的某一層位當中發現的,說明二里頭文化時期在夯筑城墻的過程中,有將小孩埋入奠基再繼續夯筑的制度,這種以人奠基的現象,在同時代的城墻修筑中是很少見的。
中城里還發現了疑似二里頭文化時期城址的大型祭祀區:40多個祭祀坑排列基本有序,似有分組的可能,有的其中還有豬骨架和石鏟,但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倉儲區,目前考古學家正在對其進行更細致的科學測試,以最終確定其性質。
此外,中城里還發現了東城門,以及可能發揮著蓄洪、清淤等作用的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灌溉和水網系統。
考古人員還在中城里發現商代早期大型回字形宮殿建筑基址,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這是目前鄭州地區發現最大的、最完整的商代早期宮殿建筑基址。
“這應是商王朝早期修建起的一座宮殿,它與商代早期都城鄭州商城是什么關系、它與哪個商王或貴族相關聯,它的性質是什么,都有待進一步考古發掘和研究。”顧萬發說。
東趙遺址東距鄭州商城遺址約14公里,處于夏商文化分布核心區域。為配合“中原腹心地區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課題研究,2012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其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發現大、中、小三座城址,清理出城墻、城壕、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疑似祭祀坑區、灰坑、窖穴、水井等重要遺跡,出土了豐富的陶器、石器、骨器等夏、商、周時期文化遺物。
(記者 桂娟)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拍照景點給你靈感